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房颤是否是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研究数据来自于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研究Ⅰ期(The 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Ⅰ,CNSR-1),研究人群为自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连续登记录入的12415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出血转化为患者在入院时首次以及入院后复查头CT或MRI检查时发现的缺血梗死区域继发出血。自发性出血转化为患者在入院时首次头CT或MRI检查时发现的出血转化。房颤为患者陈述的既往房颤病史,或者心电图检查中至少有一张心电图证实存在房颤心律,或者住院期间或出院时给予了针对房颤治疗的相关药物。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房颤与出血转化的关系。结果1在CNSR-1登记录入的12415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251(2.0%)位患者发生了出血转化,114(0.9%)位患者发生了自发性出血转化。2探索房颤与出血转化预测关系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调整了年龄、性别、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等12个变量后,显示:房颤是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2.14,95%CI:1.47-3.12,P<0.001)。另外,发病至到院时间超过1天、较高的入院NIHSS评分、入院后溶栓、TOAST分型中心源性栓塞也是预测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而TOAST分型中小动脉闭塞是出血转化的保护因素。3探索房颤病史与自发性出血转化预测关系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调整了年龄、性别、入院GCS、入院NIHSS评分等12个变量后,显示:房颤病史是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自发性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1.94,95%CI:1.04-3.59,P=0.036)。另外,女性、发病至到院时间超过6小时、较高的入院NIHSS评分、脑出血病史也是预测自发性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糖尿病病史是自发性出血转化的保护因素。结论1在CNSR-1中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出血转化的发生率为2.0%,自发性出血转化的发生率为0.9%。2房颤是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发病至到院时间、入院NIHSS评分、入院后溶栓、TOAST分型等因素可预测出血转化的发生。3房颤病史是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自发性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患者的性别、发病至到院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脑出血病史等因素可预测自发性出血转化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