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老有所依”的精神家园——论《老无所依》的暴力书写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eng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马克·麦卡锡(1933-)被誉为美国当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其创作包括南方哥特小说、西部边境小说以及后启示小说,多变的文学风格以及作品浓厚的文学价值令他享誉美国文坛。不过,对于麦卡锡的文学创作,评论家公认的即是他的暴力书写风格。可以说,暴力已经成为麦卡锡文学作品的标志,并且贯穿在他不同风格的文学创作中。其中,他出版于2005年的《老无所依》是一部迥异于令麦卡锡享誉美国文坛的西部小说创作风格的黑色西部小说。文本叙述的是充满了枪支和毒品制造的后现代语境下的西部世界的暴力现实,而叙述方式又十分独特,充满了后现代小说叙事风格。但是,就目前而言,国内还较少有人去解读它的文本内涵。本文即着眼于《老无所依》所呈现的暴力内容,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逐层深入挖掘小说用令人震颤的暴力和死亡来重构老有所依的精神家园的文本内涵。笔者认为,麦卡锡是意图以一个老年人的视角展示后现代语境下现代人身处暴力世界的现代悲剧,并意在在暴力悲剧中通过唤起人们对自我生存处境的清醒认知来重构自己的田园梦想,追求一个老有所依的精神国度。本论文的主体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章主要探讨了《老无所依》的暴力语境,分为两小节。在第一节中,笔者重点分析了《老无所依》作为麦卡锡的西部小说的又一力作所呈现的后现代西部所具有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创作语境;第二节则重点探讨了《老无所依》在对西部神话彻底瓦解的基础上所呈现的后现代西部的暴力现实。  第二章从暴力创伤层面探讨了文本中呈现的生存在黑色西部世界中的“边缘人”的形象。文本中塑造了三类人物形象,他们分别以贝尔、齐格、摩斯为代表。第一节重点探讨了他们身上所显现的在过去和现在之间徘徊的创伤灵魂;第二节则主要分析了面对已然失落的西部世界,深受暴力创伤的他们是如何在这个暴力世界确立自己的存在的。  第三章则着眼于对文本具有反讽性的叙事语言和叙事结构的分析,意在解读文本中的人物在充满混乱与暴力的西部世界的生存悖论。第一节主要从语言运用上论述了生存悖论下他们在暴力的牢笼中对自我悲惨处境及社会体系的嘲讽;第二节则从叙事结构上探讨了他们在追逐——逃亡的故事主线中被作者有意的错位安排所产生的充满黑色喜剧性的命运悲剧。  第四章回归于《老无所依》的暴力书写内涵,重点探讨了文本暴力解构西部神话的审美旨归,即文本通过展示一个堕落的、暴力的“老无所依”的西部世界来重构麦卡锡心中“老有所依”的精神家园。本章分两节,第一节是对《老无所依》的文本所展示的暴力内涵的文学诉求的探讨,即暴力是麦卡锡用以透视后现代语境下人性本质和反思历史重负的手段;第二节则探讨了《老无所依》对“老有所依”的精神家园的建构。  结语部分则对《老无所依》的作者麦卡锡所具有的暴力情结做了简单的梳理概括,并指出了《老无所依》文本研究的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寒冷的天气,很多小毛病也随之而来,比如手脚冰凉、腰酸背痛、经常感冒等,这时吃什么能御寒并远离寒冷带来的小毛病呢?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当讲“藏”。人体阳气闭藏后,新陈代谢相应减慢,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因此,冬季养生很重要的一点是“养肾防寒”。  防止腰膝酸软  ——多吃御寒食物  腰膝酸软、气血两亏者大多畏寒,适当选用具有御寒功效的食物进行温补和调养。多吃御寒食物可以暖和全身组织
期刊
摘 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创设情境,凸显学生主体,培养问题意识,提升质疑能力。  关键词:数学情境;质疑能力;困惑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质疑是思维的开端、创新的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让学生处于轻松自在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容易进入兴奋状态,思维活动容易活跃起来,学生才能敢想、敢问、敢于提出自己的困惑与收获。为此,教师要营造出一种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心情舒
“乡愿”的内涵包括“同流合污以媚于世”、“似德非德”、“愿系以人”等三个方面。《荀子》一书述有大量“持宠处位终身不厌”之“术”,这些“术”或讲究“顺上好同”、或
自2017年5月葫芦岛市邮政公司开展“爱心健康”工作以来,累计与9家医疗机构达成合作,在全区43个农村邮政网点成立了“爱心医疗”服务点,实现葫芦岛邮政农村金融网点全覆盖,有62处邮政网点开办了远程健康咨询服务,建设“健康小屋”82余处。  2018年以来,该市邮政累计开展远程健康咨询、现场义诊、健康大讲堂等活动1020场,服务人口21519户。“爱心光明行活动”自6月15日开展至今,筛查出白内障适
期刊
最近,经中央领导同志同意,中组部印发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以下简称《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
乐,作为先秦时期一大文化艺术形式,既是一种情感表达的艺术,也渗透在“礼乐文明”的社会文化体制,亦涵存言志之诗,对其时后世的社会文化和文学论述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先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