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如何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与有效性,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1948年,香农(Claude.E.Shannon)在其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中,提出在有噪信道中通过纠错编码来提高通信可靠性的方法,为信道编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已有的信道编码方案中,Turbo码较好地应用了香农理论中的随机编译码条件,从而获得了接近香农理论极限的译码性能,在信道编码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Turbo码基本结构和编译码原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着重于Turbo码交织技术的探讨,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伪随机序列(Chaotic Pseudo Random Sequence,简称CPRS)的新型交织方案。从仿真结果来看,该交织器对Turbo码的整体性能有着一定的改善。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概述了信道编码理论及其发展历程,总结Turbo码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论述了Turbo码编译码原理和基本结构,着重分析Turbo码的几种译码算法,并对其性能做了比较。3.针对交织器在Turbo码中的重要地位,总结了交织器的设计要求准则;介绍了目前Turbo码中常用的几类交织器,并做了仿真比较。4.简要介绍混沌的理论,分析几种混沌映射关系的特点;阐述了我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RS混沌序列的生成原理,并对其随机性能做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CPRS混沌序列的新型交织方案,通过仿真证明该交织器对Turbo码的整体性能有着一定的改善。5.仿真分析了不同参数对Turbo码译码性能的影响。这些参数包括:分量码、编码速率、交织长度、译码迭代次数和译码算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