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三维景观是城市研究的新趋势,对城市规划与改造的合理调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沈阳市铁西区是我国老工业城市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老工业城市改造的典型区域。在一系列城市改造政策的实施下,铁西区城市景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探索铁西区城市改造过程中三维景观的时空变化特征、规律与主要影响因素,有利于合理调整我国老工业区的城市规划与发展方向。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1997年的航片,2002、2005与2008年三个时相的QuickBird影像。航片中城市三维信息主要基于ArcGIS软件,并结合沈阳城市档案馆资料获取。QuickBird影像中城市三维信息基于Barista摄影测量软件的Monoplotting技术提取得到。在提取过程中,采用2个地面控制点校正传感器定位模型(PC)的偏差,其水平与高度定位精度达到一个像素,且影像的偏天底角越大,点的定位精度越高。建筑物的高度提取精度为2.66m,建筑物提取的高度精度主要受影像偏天底角的影响。
基于沈阳市铁西区4个年份的城市三维信息,将城市景观分为建筑、道路、水体、绿地与空地5类。将建筑物按照使用类型分为居住、工业、商业、教育与医疗及其它建筑5类;按建筑物高度分为平房、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6类。采用转移矩阵分析法,指标分析法,梯度分析法,景观动态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与缓冲带分析法,分别从铁西区城市景观总体变化、建筑景观的变化、城市改造的特征及城市景观变化的驱动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
(1)从1997到2008年,建筑、道路与绿地是铁西区主要的城市景观类型。建筑是城市景观变化的主体。建筑向垂直方向扩张,建筑高度变异程度增大,容纳能力提高,能耗降低。在区域尺度上,建筑景观的变化与区域功能及距城市中心的距离相关。商业区建筑平均高度与容积率最高,工业区最低;离城市中心越远,建筑平均高度、容积率与建筑密度越低。在样带尺度上,建筑景观的变化与建筑的使用类型相关。
(2)从1997到2008年,居住与工业建筑是铁西区主要的建筑景观组分。以居住、商业建筑占地面积比重增加,工业建筑占地面积比重减少为主要特征.建筑使用类型的更替呈现先居住建筑,后工业建筑的特点。在建筑高度类型上,低层与多层建筑是主要的建筑景观组分。以平房与低层建筑面积比重减少,多层、中高层、高层建筑面积比重增加为主要特征。建筑高度类型的更替顺序表现为:平房→低层建筑→多层建筑。铁西区城市改造重心有先居住区,后工业区;先城市中心,后城市外围的特点。
(3)人口的增加与经济的发展推动了铁西区建筑平均高度、容积率的增加与建筑密度的降低。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影响建筑类型、容纳能力及空间分布格局来影响城市三维景观的变化。区位因素对建筑景观变化的影响表现为:离道路越近,建筑平均高度越高,建筑改造面积比例越大;离政府所在地越近,建筑密度与容积率越大:离商业中心距离越近,建筑平均高度与容积率越大;公园绿地对建筑景观变化的影响较小。城市改造政策的实施决定了城市改造的目标、方向与主体内容。城市规划调整着区域的功能,决定了城市改造的方向与景观变化的特征。城市规划与改造政策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城市的发展与景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