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文学剧本《新闻制造》,紧密围绕主人公黄川展开情节。这是一个关于当代中国社会80后青年成长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如何追寻梦想,如何反抗现实平庸的故事,展现了80后这一代青年人的一种普遍的生存状况。黄川屈服现实,进入电视台成为设备维护员,却被卷入农民工讨薪的事件中,因此失去工作、失去爱情,进入人生的低谷。最终,他找回丢失的梦想,回到追梦的轨道,正面迎接挑战,并拍摄“讨薪新闻发布会”,帮助农民工们成功讨回工钱。主人公黄川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矛盾体。他因为生活不顺而放弃了梦想,却又因为现实生活中的挫折与经历,重新捡起了被自己丢弃的梦想。而我们自己也一直生活在这种矛盾之中,现实与梦想该怎么去调和,该怎么去做选择。面对社会责任,是否有勇气去承担,这些问题的答案全部体现在我们主人公的身上,这也是这个人物身上最为宝贵的东西。剧本立足现实,在展现80后青年生活风貌的同时,也塑造了老一代和新生代两批农民工形象。其所展现的80后青年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农民工的不幸境遇,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紧扣了当下时代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农民工李士祥为代表的新生代农民工形象,受教育水平较高,重视社会保障,维权意识更强,明法懂法,以法律武器去维护自身权益。剧本展现了当代农民工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底层人民的辛酸人生,这反映了当前国家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些社会现状,也是政府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与梦同行——关于电影文学剧本<新闻制造>的创作》,从剧本阐释、人物形象解析、艺术特色、创意之处、不足、结语等六部分对进行探讨。剧本遵从电影的一般运动结构,紧紧围绕主人公黄川,将情节不断往前推进。当黄川在讨薪事件的漩涡中,被越卷越深,原本的生活秩序被彻底打破。他被黑社会打,被关进派出所,被电视台辞退,与女友分手,攒下的聘礼钱被用来支付酒店场地和电视台摄影机的赔偿金。黄川失去了对生活的控制,被来自各方的沉重压力无情打压。而当这种压力堆积到一定程度,就像挤压弹簧一样,为主角的重新站立积蓄了更为充分的力量。黄川重新寻回了自己丢失的梦想,开始正面积极地去应对挑战,迎来了全剧的又一次高潮。该剧本取材于现实,抓住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将80后青年人的追梦行动与农民工讨薪这一现实题材相结合。故事切入点较为新颖,不流于俗套。这也使得影片在关注现实的同时,整体基调又不显得过分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