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平行的悲剧——《天边外》和《边城》之比较研究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中所谈论的悲剧远非局限于一种戏剧形式.它不仅代表了一种矛盾的存在,更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的感知.在悲剧中,人作为矛盾体存在于矛盾之中.通过展现人类的受难,人们向正义和公理提出了各种问题.什么是人性?为什么无辜的人要受难?为什么人类的良好品行会带来灾难?我们该怎样面对人生的灾难与挑战?而正是在悲剧中,我们不仅认识到了人类的无助,更通过展现与悲剧结局的对抗,肯定了人的尊严和价值.1920年2月2日,尤金·奥尼尔目睹了他第一部重要作品《天边外》在摩若斯哥剧院演出.这是他的首部作品在主流剧院的首场演出.剧目的成功上演使得作者的父亲詹姆斯·奥尼尔在离开剧院时骄傲地流下了热泪.正是这部作品使剧作家捧回了他人生四个普利策奖中的第一个.而在中国,沈从文也在相同的年龄凭借《边城》的出版赢得了盛誉.这两部作品都是二十世纪初杰出的现代悲剧作品.虽然植根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不属于同种文体,但两部作品在人物、结构、主题和悲剧冲突等方面却有着惊人的相似.类似这样的现代悲剧作品已经将重心从关注以往高贵人物的命运逆转转向了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永恒的苦难.现代悲剧中的各种冲突也不止是人与外部力量间的斗争而转为各种正义力量间的相互较量.因为现代社会中悲剧的概念对每个力求探索人性和精神解放的人来说都更为开放,通过对两个作品的比较研究,可以明了现代悲剧正向这更为开放、复杂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着.随着现代社会中个人生活的不确定性的增强,现代悲剧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将以更丰富的文学形式自我展现出来. 该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作为引论部分,回顾了对悲剧的理解的多样性,通过批评家们对悲剧定义的探索和理解,说明悲剧自身的开放性和对悲剧定义的困难性.正是基于悲剧定义的模糊性,留给了现代悲剧发展的空间.同时,引论部分对该文的写作目的和意图也作了简要的阐述.第二章追述了从亚力士多德到黑格尔的悲剧发展的批评史.通过分析悲剧人物、悲剧主题、悲剧冲突在文学批评中的发展变化,明晰了该文所要讨论的现代悲剧的指向.尤其讨论了黑格尔对悲剧的理论,强调了现代悲剧作为正义力量间的冲突的结果这一论点.而奥尼尔和沈从文的两部作品《天边外》和《边城》正是这一现代悲剧理论在创作中的体现.第三章比较了《天边外》和《边城》作为两部二十世纪初期现代悲剧的突出个例间的相似之处.平行比较了两部作品在悲剧人物、悲剧主题和悲剧冲突方面的相似性.说明在特定的文学时期,身属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作家在对现代悲剧进行探索和实践时,能不约而同地体现出当时的文学发展走向和特点.关注普通人的生活悲剧是两位作家在现代的共同选择.第四章重点强调了《天边外》和《边城》间的不同点.主要基于中西文化中悲剧传统的不同,解释了两部作品在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上的差异性.该章的最后部分关注的是两部作品在文体上的差异,肯定了两位作者在探索悲剧形式上的努力.而中国传统的"大团圆"情结也在该章被提及,这种情结对中国悲剧发展的影响和限制是不容忽视的. 第五章总结了全文.现代悲剧发展的意义和该文的价值在结论中得以阐述.尤其指出了现代悲剧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将是现代悲剧发展的方向.
其他文献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二十世纪杰出的英国小说家,被称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对两性关系的探索,更多的在于他对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思考.劳
乔治·赫伯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玄学派诗人,著有诗集《教堂》。《教堂》于1633年出版后,诗中所体现的那种虔诚的宗教思想、独特的表现形式一度赢得了当时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但
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未的《兔子,跑吧》堪称一部解读50年代社会风貌的佳作.兔子·安斯特朗姆是约翰·厄普代克笔下最自然、最令人难忘的角色,是美国文学史中的一个典型形象,一
曾经两次荣获普利策戏剧奖的田纳西·威廉斯是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深刻揭示了人物内心在梦想与现实间永不停息的矛盾与冲突,这种冲突在《玻璃动物园》与《
中国文化渊远隽永,耐人寻味.大教育家、哲学家孔夫子的儒家思想——中庸之道,天人合一,潜移默化深入人心."齐家,治国,平天下.","致之在格物"是其思想的精髓,儒学在塑造中国文
作为二十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之一,肯·凯西以其对美国社会黑暗面的尖锐披露而闻名。在其作品中,他反映了混乱的现代社会里人们的生存现状和社会问题。他的成名作《飞越疯人院》
英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评论家和编辑玛格丽特·德拉布尔(1939-)以擅长描写其同时代的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而蜚声英国文学界。受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女权主义思想的影响,德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