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甘肃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其路网交通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战略的整体实施,高速公路的建设将极大减小通行所带来的阻力,并且将近一步完善以兰州为中心的交通路网。论文以定临高速紫云山隧道为例进行了风险研究,考虑到紫云山隧道上覆岩层破碎,广泛分布湿陷性黄土,极大的增加了隧道洞口段施工的难度,隧道开挖存在极大的风险。以紫云山隧道进、出口段施工及边坡防护为基础,通过研究现场的相关资料和既有文献,建立了紫云山隧道洞口段施工风险评价体系,排查出风险的类别及各风险的权重占比,对隧道洞口段施工风险等级进行了评价。研究内容和主要成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和项目勘察设计文件查阅,分析紫云山隧道施工和管理相关资料,结合风险管理理论对隧道洞口风险源进行了梳理,归纳出湿陷性黄土隧道洞口段可能发生的主要风险源,并采用层次分析法从设计、水文地质、工程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建立了风险指标评价体系,对各指标层的风险因素进行权重排序,判断出风险源管理中应着重关注的风险因素。基于建立的风险指标评价体系,采用BP神经网络对隧道风险等级进行评价。结合隧道洞口段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数据,通过神经网络函数的训练,对可能出现的三大风险源进行MATLAB编程运算,研究安全风险发生概率估计及后果损失估计,计算出三类主要风险源对紫云山隧道洞口段施工的致灾概率,分析隧道洞口段施工的整体风险值。根据相关规范并结合具体工程地质和施工环境,制定风险等级评价标准,对紫云山隧道洞口段施工的风险等级进行判定。根据紫云山隧道洞口段施工风险等级评价结果可知,紫云山隧道洞口段开挖属于中高风险项目。结合项目勘察设计文件及项目施工管理实际,对隧道围岩大变形、洞口段塌方、洞口段边坡失稳等风险源进行方案具体化,编制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案及现场施工操作方法,保证了风险源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的实际可操作性,确保在发生上述风险后能够极大程度减少项目的经济损失,保障现场施工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通过对紫云山隧道的风险管理研究,将风险管理理论与实际项目相结合,确定了湿陷性黄土隧道洞口段开挖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研究梳理了一套有针对性的项目风险管理方法,为后续同类项目提供实际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