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C变量选择的燃煤电站SCR脱硝系统动态建模方法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198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燃煤电站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技术是应用最广的燃煤电站烟气脱硝技术。SCR系统出口NOx排放浓度的准确实时测量对喷氨量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但现场的NOx浓度分析仪器测量具有滞后性,导致喷氨量与实际NOx浓度不匹配,难以实现精准的喷氨控制。建立准确、提前预测的SCR系统动态模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基于运行数据驱动的建模方法具有无需深入理解机理、建模简单、模型精度高的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SCR系统建模研究中。保障数据预测模型精确性的关键在于确定NOx浓度测量的延迟时间和选择合适的输入变量。基于相关性的变量选择和时延分析过程中常用的相关性度量方法是Pearson相关系数和互信息。但Pearson相关系数只能度量线性关系,缺乏普适性;互信息受离散方式影响,存在公平性不足的问题。本文采用更具公平性和普适性的最大信息系数(Maximum Information Coefficient,MIC)作为变量选择和时延分析过程的相关性度量方法,首先通过最大信息系数对SCR系统出口NOx测量值相对于各输入变量的延迟时间进行估计,确定出各输入变量的延迟时间;然后利用最大信息系数对基于关联性的特征选择算法(Correlation-based Feature Selection,CFS)进行改进,对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进行了选择。最后针对SCR系统运行数据的时序特性,采用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建立SCR系统出口NOx浓度动态预测模型。为了验证基于MIC的时延分析和变量选择方法的效果,采用不同步骤处理的数据集分别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以及LSTM神经网络的SCR系统出口NOx浓度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MIC的时延分析和变量选择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模型的预测精度。相比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动态的LSTM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人脸表情识别的研究已经成为人工智能和情感计算等领域重点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微表情作为一种快速发生的、幅度细微的人脸表情,通常发生在人们有意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的时候。因此微表情识别在许多重要的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例如临床诊断、商业谈判和测谎。近年来,微表情识别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大部分的方法都是集中在单一数据集的任务上,所以很难泛化到复杂场景中。因此,
学位
目前中国水泥工业正快速发展,水泥生产量占世界总生产量60%以上,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大气污染物,如NOx(主要为NO)等。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反应温度窗口为860~1050℃,与分解炉内温度接近,是目前最适用于水泥窑炉脱硝技术。水泥分解炉工况复杂,炉内高浓度CaO对脱硝有明显抑制作用,为减小CaO以及其他因素(氨水停留时间、混合均匀度)对脱硝的影响,常喷入过量氨水,未参与还原反应的氨随烟气
学位
事故容错燃料包壳材料成为研究热点,其沸腾传热特性与普通金属有区别,原因之一是材料表面孔隙率之间存在差异,表面孔隙率能直接影响沸腾过程中汽化核心密度分布,从而影响沸腾传热特性。通过探究事故容错燃料包壳材料表面孔隙率与汽化核心密度的关系,进而研究事故容错燃料包壳材料沸腾传热机理,解决事故容错包壳材料因表面孔隙率造成沸腾特性差异的问题,因此,开展表面孔隙率对沸腾过程汽化核心密度的影响研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学位
当下电子设备发展的主流趋势是高性能化、微型化、高集成化,电子芯片的高功率及小尺寸导致热流密度大幅增加,由于轻薄化设备内部空间极其有限,对散热技术提出了新挑战。超薄热管占用空间小、导热系数高、稳定性好,是解决狭小空间高热流密度散热问题的理想方案。本文以两种不同复合吸液芯超薄热管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分析了结构参数对超薄热管传热传质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向,主要内容与结果如
学位
气化炉是煤气化制氢系统的关键设备,其运行情况决定着制氢系统的工作状况。在气化炉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安全问题,影响气化炉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而现场运行人员因为对气化炉内部运行情况的了解不充分,无法及时做出调整措施。实现气化炉内的物理场的在线可视化,可为运行人员提供更多的实时运行信息,增强现场运行人员对气化炉内部实时运行情况的了解,实现气化炉的优化运行。因此,有必要对气化炉物理场进行在线可视化
学位
在处理城市污水、废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副产物。污泥中含有致病微生物、营寄生或腐生的低等生物和重金属等有害成分,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遭遇“污泥围城”的困境。热解技术可以使污泥在热解后有效减少体积,杀死病原体,分解有机物,转化为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生物炭,具有非常广泛的运用前景。本文以广东省广州市某污水处理厂污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污泥热解中加入CaO,研究污泥热解固相产物生物炭中重金属
学位
大思政视域下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应当积极发挥大思政的引导功能,挖掘大思政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联系和价值蕴含,将大思政理念融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通过分析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困境,总结得出大部分高校存在科技成果成熟度不够,人才激励机制不强,产学研融合度不高等问题,本文在大思政理念的指导下重点从“解放思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评价改革,完善各方人才激励制度”“加强产学研协同,合力共促科技
期刊
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的提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转型势在必行,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消纳将成为“能源革命”的基本趋势。在此背景下,具有调峰和低碳环保优势的天然气发电发展迅猛,但是以燃气轮机为主的天然气发电系统存在部分负荷效率不高和运行灵活性尚不足的问题。为了满足外界负荷快速变化及调峰需求,提高燃气轮机系统运行灵活、调峰高效性及向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故此,本文在燃气轮机组压气机抽气储能
学位
液体的润湿和蒸发在调节自然气候,工业生产生活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关于润湿理的论研究在1805年Young方程的提出后才真正开始,1980年后相关研究进入到分子尺度上,分子动力学被开发并应用于其中。由于实验技术和理论模型在微纳尺寸上的限制,关于润湿下的接触角形成、微液膜拓展,以及蒸发过程液滴内流场变化机理等,还未被完全揭示。本文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采用LAMMPS软件研究液滴在固体表面的润湿和蒸
学位
大规模利用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问题。目前生物质是最有潜质的化石燃料替代能源,生物质热解技术因工艺简单、转化效率高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但常规热解获得的生物油含氧量高,无法直接作为燃料使用,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升级生物油品质的技术。本文首先通过陈腐垃圾与玉米秸秆的热重特性和产物组分分布,研究共催化热解过程中的协同作用;然后在共热解过程中应用不同的沸石催化剂,探讨沸石催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