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⑴检测胃癌、胃溃疡、胃炎组织中幽门螺杆菌、凋亡抑制基因Livin及CD151的表达情况。⑵探讨livin、CD151与胃癌相关病理特征的关系。⑶探讨幽门螺杆菌与livin、CD151的关系。⑷探讨胃组织分型与中医“胃脘痛”各证型相关性。 方法:①收集2009年3月至2009年12月广州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及门诊胃黏膜组织标本,其中30例胃癌组织、30例胃溃疡及30例胃炎标本,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确诊,用EP管-70度存放备用。②以中医“胃脘痛”为主诉,经辨证分型诊断为中医“胃脘痛”。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对入选病例进行辨证分型。③应用快速尿素酶或碳呼气试验诊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④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livin及CD151基因的表达。⑤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对入选病例进行辩证分型。⑥应用统计软件SPSS13.0分析上述指标的统计意义。 结果:⑴胃癌组、胃炎组、胃溃疡组之间HP感染率分别为73.3%、43.3%、60%,三组之间HP感染率有显著差异(ⅹ2=18.668,P<0.01);胃癌组HP感染率显著高于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ⅹ2=5.554,P=0.018);胃炎组与胃溃疡组HP感染率比较无显著差异(ⅹ2=1.669,P=0.196);胃溃疡组与胃癌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异。⑵胃癌组织中 livin表达阳性率为54%,而在胃溃疡及胃炎组织未检出阳性结果。⑶CD151基因在三组中都有表达,胃癌组织中基因检测灰度值为0.88±0.6,显著高于胃溃疡及胃炎组(P<0.01);胃溃疡组与胃炎组比较无明显差异。⑷Livin及CD151基因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在组织分化差或淋巴结转移的样本中表达量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⑸幽门螺杆菌感染与Livin表达呈明显正相关,HP阳性组的凋亡抑制基因Livin的阳性率68.2%,较之HP阴性组livin阳性率12.5%明显升高,P=0.012,r=0.494,差异具有显著性。⑹幽门螺杆菌感染与CD151的表达无关,P=0.635。⑺胃癌、胃溃疡、胃炎与“胃脘痛”不同分型的相关性:不同胃黏膜病变组织与中医证型相关性不同(ⅹ2=18.6,P=0.046)。胃癌组以“脾胃湿热证”和“胃阴亏虚证”为主,各占23.3%、23.3%;胃溃疡组以“脾胃湿热证”为主,占40%;慢性胃炎组以“肝脾不和证”为主,占43.3%。⑻“胃脘痛”不同证型的Hp阳性率:脾胃湿热证组为93.5%,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HP可能是胃癌变的因素之一,而livin及CD151是与胃癌变相关的重要基因之一。livin及CD151基因与胃癌的组织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可作为胃癌的分子标志物,是胃癌诊断和治疗新的潜在分子靶点,可为评估肿瘤的恶性进展、转移潜能、判断患者预后提供依据。广东地区,中医“胃脘痛”患者多以“脾胃湿热”为主,且该型多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易发生胃溃疡或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