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W火焰锅炉由于其与众不同的炉体结及燃煤原理,在燃用低挥发分煤种时发挥了独特的优势,而我国的此类煤种储量巨大,价格低廉,因此如何利用W火焰锅炉对难燃煤种实现更加高效地燃烧,是我国相关科研单位所研究的重要课题。某电厂中心风旋流燃烧器600MW W火焰锅炉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NOx排放量高,结渣严重,炉内偏烧等问题,本文通过建立气固两相气固两相试验台,使用PDA(三维激光多普勒测速仪)进行气固两相试验,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W火焰锅炉由于其与众不同的炉体结及燃煤原理,在燃用低挥发分煤种时发挥了独特的优势,而我国的此类煤种储量巨大,价格低廉,因此如何利用W火焰锅炉对难燃煤种实现更加高效地燃烧,是我国相关科研单位所研究的重要课题。某电厂中心风旋流燃烧器600MW W火焰锅炉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NOx排放量高,结渣严重,炉内偏烧等问题,本文通过建立气固两相气固两相试验台,使用PDA(三维激光多普勒测速仪)进行气固两相试验,对该锅炉不同乏气下倾角度下的气固两相水平速度、气固两相水平脉动速度、气固两相竖直速度、气固两相竖直脉动速度、颗粒体积流率等参数进行了测量,并分析了其各个动力特性的特征规律与影响因素。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不同乏气下倾角度对炉内速度场、温度场、氧气含量、NOx排放量等物理化学参数的影响,得出最有利于煤粉燃尽以及污染物排放量最低的乏气下倾角度,对实际工业生产应用提供相关参考。对采用中心风旋流燃烧器的600MW W火焰锅炉进行气固两相试验,研究乏气下倾角度为15°、25°、45°时以及三种乏气百分比20%、60%、100%时下炉内气固两相流的水平速度、水平脉动速度、竖直速度、竖直脉动速度、颗粒体积流率等参数,并对不同工况下炉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发现与乏气下倾角度为15°、45°,乏气下倾角度为25°工况下,靠近水冷壁区域的气固两相竖直脉动速度较大,炉内湍流扩散较强。当拱上气流到达分级风区域,乏气下倾角度为25°时最大颗粒体积流率所在位置相对于乏气下倾角度为15°、45°明显靠近水冷壁。综上,乏气下倾角度应设置为25°。当乏气下倾角度设置为25°时,炉内传热传质增加,有利于燃尽。因此,应在乏气下倾角度为25°的情况下,将乏气百分比设置为20%。对该中心风旋流燃烧器W火焰锅炉进行燃烧数值模拟,研究了乏气下倾角度为15°、25°、40°、45°下600MW中心风旋流燃烧器W火焰锅炉流动及燃烧特性。发现乏气下倾角度为25°及35°时,炉内流场较稳定且两侧体现出较强对称性,低氧区面积较小,能够对炉膛实现有效的保护作用。当乏气下倾角度为15°时,冷灰斗下部回流作用过强,使大量高温煤气被卷吸燃烧,从而温度迅速升高,燃烧不稳,发生偏烧,温度达1400k以上。因此,当乏气下倾角度为25°、40°时,综合考虑气固两相流动试验结果以及锅炉的燃烧及NOx排放特性,选取将乏气下倾角度设置为25°。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背景下,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一直都在研究如何实现初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本文在分析开展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意义的基础上,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之中出现的状况进行分析,据此提出有效的实践策略,希望能让初高中数学实现有效衔接,满足新课程改革中的数学教学基本需求。
天然气为核心的冷热电联供系统是实现终端用能、多能异质供能优化的典型综合能源供给方式。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从黑龙江省黑河市入境,途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等多省,为我国东北地区提供了天然气资源有效补充。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在北京以南地区已经多有示范和应用,但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性是尚需解决的问题。在国家煤改气、双碳目标的要求下,如何在低品位热能供热需求达到50%的高寒地区实现满足经济性要求的天然
近年来,感应加热技术凭借其加热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各个工程领域,本文将感应加热技术应用于大调节比煤粉燃烧器中,利用快速升温的高温壁面直接点燃煤粉气流,从而应用于600MW亚临界锅炉的点火及低负荷稳燃过程中。对该项技术展开详细的模拟研究将有望解决目前制约电网中风光发电消纳难的问题,使电站锅炉的灵活、深度调峰成为可能。本文的模拟工作主要基于ANSYS 2019R3软件,分为感应加热壁面升温
金属配合物在医药工业、化学分析、分离提纯等领域的应用日渐广泛。Au(Ⅰ)配合物是d10闭壳层电子结构,整个配合物分子呈氧化状态,且Au(Ⅰ)配合物的几何构型多变,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独特,不仅在荧光检测、工业催化等领域应用广泛,而且在抗肿瘤、抗菌、蛋白抑制剂等生物医学领域也备受关注。本文利用氯金酸与甲硫氨酸合成了Au(Ⅰ)-Met配合物,对其抗菌活性进行探究,并将其应用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降解与检
湿地型微生物燃料电池(CW-MFC)是人工湿地(CW)与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的结合,是一种在微生物的催化下,可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能源转换装置,能同时实现污水净化和能源转化。本文主要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浓度的二价铜离子、六价铬离子和三价铁离子对CW-MFC系统产电及净水性能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通过多物理场耦合模型来模拟不同浓度三价铁离子和进口COD浓度对CW-MF
卫星电源作为卫星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受到世界各国极大的关注,卫星电源体积质量的小型化轻量化对于降低卫星发射成本有着极大的意义,本文聚焦于一体化卫星电源的拓扑结构,在卫星可靠工作的基础上降低体积质量提高卫星电源功率密度。通过研究蓄电池与超级电容的联合供能策略,保证在脉冲型负载情况下系统能够稳定运行。首先,本文在B~2R型变换器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耦合电感型B~2R变换器实现输出输入电压比的明显
现代工业自动化对电机伺服应用产生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包括位置精度,动态响应,电磁兼容等等。同时伴随工业自动化对实时性和数据带宽的要求,工业以太网也快速发展。目前工业领域通常采用电流环硬件加速器的方式实现高动态响应,但既往的硬件结构存在灵活性较差,资源浪费,控制逻辑复杂等问题。同时,目前主流的电机控制SoC缺乏对工业以太网的支持。为弥补既往研究的不足,本课题设计和开发了面向工业伺服控制的专用SoC和配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与大电网发电之间的桥梁,并网逆变器的地位凸显的十分重要。其中直流母线电压/无功功率型(DC bus voltage and reactive power control type,DCVQ)并网逆变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围绕DCVQ型自同步并网逆变器的设计以及在面对接入电网运行时可能出现的非理想工况展开分析,对馈送入电网的电流进行了补偿治理。首先,建立逆变器的主电路平
近年来,空间核能逐渐成为航天发展大背景下的一大重要研发领域,也是我国迈入航天强国的一大关键突破节点。电力系统是空间探索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建立火星地表核电站基地为人类持续探索提供稳定电能供应是近年来火星探索活动的重要方向,空间核能液态金属朗肯循环因其输出功率大、循环效率高、系统稳定性强的优点逐渐成为星表核电源的理想选择。将我国核电领域与航天领域的优势相结合,加快开展空间核电源系统的研发工作是本
永磁同步电机具有高可靠性,高控制精度等优点,在机器人伺服控制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性能也越来越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现代工业飞速发展的需求,于是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被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等领域。直接转矩控制策略作为一种高性能控制策略具有简单的控制原理,良好的鲁棒性以及优秀的快速动态响应性能,同样受到学者广泛关注。本文对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电磁理论模型进行分析,应用直接转矩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