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部分国际健将级与健将级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及起跳有关技术指标的研究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zhong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起步较早,1995年以前,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的水平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自1995年开始,随着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正式设立该项目的世界纪录,世界各国竞相利用自身原有的田径基础和先进的科技水平大力发展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德国、捷克、澳大利亚、美国等国涌现出一批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我国在此项目上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撑竿跳高是由持竿助跑、插穴起跳、悬垂摆体、腾空过杆和落地五个技术环节组成。决定撑竿跳高成绩的主要因素是:1、 握竿高度,2、 身体重心的腾起高度。持竿助跑使人体获得一定的动能, 根据动量守衡定律,握竿高度越高,相应要求的助跑速度就越高。撑竿跳高的技术不同于其它跳跃项目,最大区别就在于撑竿跳高需要持竿助跑,同时通过插穴起跳,将助跑获得的动能转变为弯竿、竖竿和人体向上的动能与势能。持竿助跑最后两步正是处于助跑向起跳的过渡阶段,它影响着助跑与起跳技术的连接,起着纽带的作用。本文采用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手段对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及起跳进行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1、 我国女子国际健将级撑竿跳高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的步长变化是:倒数第二步步长大,倒数第一步步长小;我国健将级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的步长变化不明显。2、 我国女子国际健将级撑竿跳高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倒数第一步脚离地时身体重心的水平速度比倒数第二步脚离地时身体重心的水平速度有所降低,我国女子健将级撑竿跳高运动员身体重心的水平速度减少得更多。3、 起跳过程中,我国女子国际健将级撑竿跳高运动员身体重心的水平速度损失较健将级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要少;起跳腾起离地瞬间,健将级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更注重向上起跳,形成了较大的腾起角度,这是造成她们成绩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4、 在保证起跳动作完整性的基础上,适当加大起跳点距穴斗前沿的距离,腾起离地瞬间运动员的躯干角度稍保持前倾,这样将能够提高起跳效果。5、 在起跳动作充分的情况下,起跳时间短,起跳效果才可能好。6、 起跳与插穴时间差、起跳与插穴时刻握竿角差可以反映插穴起跳技术的好坏。起跳与插穴时间差越小、起跳与插穴时刻握竿角差越小,插穴起跳的效果更好。7、 运动员腾起离地瞬间的肩角和肘角的大小与腾起离地瞬间双手举竿速度的快慢可以影响起跳效果的好坏。腾起离地瞬间的肩角和肘角过小,腾起离地瞬间双手举竿速度过慢,起跳效果必然受到影响。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