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改良Miccoli腔镜辅助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的应用目的:比较改良Miccoli腔镜辅助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简称改良Miccoli手术)与传统手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评估改良Miccoli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美容效果及远期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人民医院腺体外科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开展的改良Miccoli手术及同期传统颈侧淋巴结清扫术病例,分为腔镜组和传统组。通过收集病例及电话随访的方式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病理结果相关指标、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相关评估指标。两组各指标间比较应用SPSS 23.0软件,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共开展改良Miccoli手术11例。根据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腔镜组、传统组各纳入7例患者,其中腔镜组有8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传统组有9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两组在年龄、性别、BM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总数、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数目、清扫颈侧区淋巴结数目、阳性淋巴结总数、中央区阳性淋巴结数目、颈侧区阳性淋巴结数目、术后住院天数、手术费等指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手术效果、疤痕满意度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部分: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学习曲线目的:探索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学习曲线,分析影响手术临床效果的危险因素,分享腔镜甲状腺手术(endoscopic thyroid surgery,ETS)医师的成长体会。方法:整理河北省人民医院腺体外科2014年7月至2019年5月由同一组手术医师完成的胸乳入路ETS病例55例,分别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BMI、石蜡病理结果、手术名称、是否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以及手术相关资料包括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总引流量、手术相关并发症、手术费用。按照手术先后顺序将所有病例分为A、B、C、D、E五组。采用移动平均线法计算学习曲线。根据学习曲线的转折点将所有病例分为学习阶段(learning stage,LS)组和掌握阶段(master stage,MS)组,在MS组中根据与平均手术时间的关系分为手术时间缩短组和手术时间延长组,以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MS组中影响手术时间的因素。结果:1.胸乳入路ETS的学习曲线55例手术均由同一组手术医师顺利完成。A、B、C、D、E五组之间患者的年龄、性别、BMI、病理结果、手术方式、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等一般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各组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总引流量、手术费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之间手术操作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A组与B、C、D、E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C、D、E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胸乳入路ETS的学习曲线为10例,术者在第10例手术后进入MS。55位患者共有6位出现7例手术相关并发症,包括中转开放、皮肤烧伤、皮下积液、低钙血症,其中A组3位,C、D、E组中各1位。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术后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呼吸困难等并发症。2.影响胸乳入路ETS手术时间的相关因素手术时间缩短组与手术时间延长组在BMI、手术单双侧、是否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等指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患者行双侧手术(OR=26.639,95%CI:2.410-294.426)、BMI≥24.0(OR=42.369,95%CI:4.013-447.357)为延长手术时间的危险因素。两组在年龄、性别、肿瘤良恶性等一般临床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手术费用等手术相关指标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改良Miccoli腔镜辅助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安全可行,具有更好的远期手术效果和美容效果。2.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学习具有明显的学习曲线,对具备常规开放甲状腺手术经验的主任医师,10例手术后进入掌握阶段,若考虑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也是腔镜技术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则学习曲线大致为21例。3.在熟练掌握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后,双侧手术、超重/肥胖为延长手术时间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