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界对中西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夫)形象多有研究,并且研究角度众多。但是一直以来,对中国文学中的“渔父”形象的分析、解读多围绕着“隐者”这一核心,从道家或儒家的角度分析具体的作家作品所反映的历代文人心中的“仕与隐”之间微妙的纠结状态的研究,而对于西方渔夫形象的研究则主要是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讨论西方文学史上的经典渔夫形象身上所带有的宗教色彩与象征意义,以及通过这些经典的渔夫形象对西方作家在作品中体现的人生经历与体验、创作思想和艺术探索进行总结性的思考。总之,学界对于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夫)形象的解读,要么言中、要么言西,而将两者联系起来进行横向比较的十分少见。 笔者认为,中西渔父(夫)形象在各自文学史的人物画廊中所应有的独特位置,是应该受到我们确认和重视的,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中西文化中一个特殊的“渔父(夫)文化现象”。中西“渔父(夫)文化现象”的比较实际上是中西文化、文学比较之个案,任何创作主体的文化心态、文化结构,都会渗透到他们所创造的作品中去,影响作品的文化品貌,进而直接影响创作主体笔下的文学形象,不同创作主体笔下的渔父(夫)形象诉说的是不同创作主体、及其所处时代的声音。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创作主体的生活、以及他们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对生命价值和主体精神、人格品行的看法,处于中西迥异的文化熏染下的创作主体从而有着不同的立身处世行为和文化心态。中西渔父(夫)形象广泛地存在于文学艺术中,与西方戏剧、中国戏曲有着深刻的文化因缘,给我们带来了明显不同的、与创作主体息息相关的生活体验与审美感受。如果我们仅从中西各自所处的单一主体文化背景下对中西渔父(夫)形象分别加以审视和探究,当然也是有所收获的,但同时也可能会因为缺少异质文化的参照与相应的比较而导致认知上的某种片面性;相反,如结合这两类形象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其进行对照认识,则或许能帮助我们跳出上述局限。更有意义的是,通过比较,我们还可能找到又一种把握中西文化不同特质的渠道与方法。 林林总总的中西渔父(夫)形象中所包裹的正是丰富多彩中西文化以及创作主体们的文化心态,可谓是同样形象异样情怀。本文站在文学比较、哲学的理论维度,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的视野下对文明进程中的渔父(夫)形象做了纵向的归类和横向的比较,给其一个比较清晰和明确的定位。采用从文化对处于一定文化背景中的创作主体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文学形象,而文学形象本身对文化又是一种提炼,从而对文化产生特有的影响这一逐步分析的方法,对中西渔父(夫)形象进行了归类。另有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海盗、船长、水手等形象,本文也将其视为西方渔夫形象的变形。 总之,中西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夫)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文化对创作主体的影响,两者之间的差别主要是由于中西文学中渔父(夫)形象的形成过程具有质的区别而造成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两者引人注目的差异。“渔父(夫)”形象所揭示的文化及思想内涵是复杂多样并且深刻的,通过对其的揭示,对中西文学中渔父(夫)形象进行横向的比较研究并探讨中西方迥然不同的传统文化。本文对此作出了社会文化学层面的分析,并且对其进行一个比较客观平实的评价,以期对“渔父(夫)文化现象”进行比较,从而对中西方传统文化的探讨研究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