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政赤字是指一国在财政活动中,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是财政收支未能实现平衡的一种表现。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成为世界各国财政活动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对于财政赤字对一国经济的影响,特别是财政赤字与该国通货膨胀水平关系,是理论界长期关注的问题。
本文首先分析了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这两个经济现象的相关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之间的联系机制进行了分析。着重分析了在各种不同情况下,包括不同货币供给量下、固定汇率制下和浮动汇率制下、不同公债认购主体下二者之间的影响机制。另外本文还通过构建四变量系统的VAR模型和相应的脉冲响应函数对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
从理论和实证上,本文认为中国的赤字水平是影响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的通货膨胀水平不仅是一个货币现象,也是一个财政现象,在我国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来影响通货膨胀水平。脉冲响应函数显示,通货膨胀率在受到赤字水平一个单位正向的标准差的冲击后,在滞后的1~10年的时期内冲击效应为正。因此,对我国而言,除货币政策外,高度重视财政政策以寻求更好的政策组合来治理我国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有重要的政策实施意义。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提出问题;第二章分别介绍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的相关概念;第三章重点阐明各种情况下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的联系机制;第四章利用VAR模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第五章总结全文,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