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包装是现代食品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起着保护食品质量和卫生、方便储运、促进销售、延长货架期和提高商品价值等重要作用。塑料由于其良好的性能和低廉的价格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尤其是随着我国饮料、乳品等液态食品行业的高速发展,塑料包装在液态食品中已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在塑料制品与食品长时间接触过程中,一些分子物质会通过扩散、溶解和分散过程进入食品中或者是食品内容物进入到聚合物中,这样不仅会影响食品风味甚至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因此,很有必要对市场上的液态食品的塑料包装的迁移情况进行研究从而进行安全性评价,这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实际意义。
本文主要选取PE和PET两种不同材质的液态食品包装材料,研究在水、4%乙酸、10%乙醇及正己烷四种模拟物中的总迁移情况;随时间、温度的变化以及在不同模拟物中的总迁移量的变化;还选取了长沙市场上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14种液态食品的包装材料,对其进行总迁移的研究;对12种PET材料的液态食品塑料包装进行对苯二甲酸的迁移研究。
采用质量差法对PET和PE两种材质进行总迁移的研究,分别研究PET、PE在不同时间、温度和模拟物中总迁移的变化情况:PE在四种不同食品模拟物中的总迁移量都大于PET,且四种食品模拟物中正己烷的总迁移量最大为7.5mg/dm2;PET和PE两种材质的总迁移量都随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到一定值迁移量趋向平衡,温度越高趋向平衡的时间越短;两种材质在不同模拟物种总迁移量大小顺序为:正己烷>4%乙酸>水>10%乙醇。
采用国标的方法对长沙市场上两种不同材质的14中样品进行高锰酸钾消耗量、蒸发残渣量、重金属(以Pb计)、脱色试验试验以及PET材质中锑含量的测定:PET和PE包装材料中的总迁移量都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PET增加的速度略高于PE瓶,但其增加值低于PE瓶;在水、4%乙酸和正己烷三种食品模拟物中的高锰酸钾消耗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是:PE>PET,脂肪类食品>酸性食品>水性食品;水性食品中的高锰酸钾差异不明显,酸性食品中高锰酸钾消耗量的顺序大致为:酸性饮料瓶>碳酸饮料瓶>茶饮料瓶,脂肪模拟物中高锰酸钾的消耗量是最大的,其值为6.8065 mg/L,但小于安全限值10 mg/L。PET和PE包装材料中蒸发残渣量的大小顺序为:油性食品包装材料>酸性食品包装材料>水性食品包装材料,但其值都在安全限值30 mg/L以内,不同的模拟物中蒸发残渣量的大小顺序为:正己烷>4%乙酸>水;14种液态食品塑料包装容器未向各种食品发生明显重金属迁移且也没有色素向食品中迁移;12种PET材质的液态食品的塑料包装都没有发生明显的锑迁移,但酸性饮料中锑的浓度明显大于其他的。
建立了PLUC分析方法:色谱柱:C18柱,250 mmX4.6 mm(内径),粒径5um或者相当;流动相:V(甲醇)∶V(乙酸钠缓冲溶液)为15∶85(pH=3.6);流速:1 mL/min;柱温:室温;紫外检测器:波长242 nm;进样量:50 uL;对12种PET材质的液态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对苯二甲酸的定量分析,得出在12种样品除了油瓶中有微量的对苯二甲酸发生迁移,迁移量0.001472 mg/kg远远低于安全限量值7.5mg/kg,其他10种样品均没有检出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平均回收率为95.27%~100.67%,相对标准偏差为0.54%~2.07%。
从以上实验可以证明:本实验所选取的实验材料都没有发生明显的迁移,即14种样品在30℃下在食品模拟物中浸泡12个月后是仍安全的,对人体没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