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我国大陆地区2003-2013年收集的1719株福氏志贺菌流行分布的回顾,可以看出,这11年间福氏志贺菌的流行以2a为主,其次是2v、lb、Y variant、3a、4s、4y, lc、6、4a、5b和3b。值得注意的是,福氏志贺菌可通过不断变换血清型的方式长期流行,而非典型福氏志贺菌的流行对我国传染病的监测以及防控更是极大的挑战。目前对非典型福氏志贺菌的相关研究较为匮乏,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非典型福氏志贺菌的表型和遗传多态性研究深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进化关系和流行特征,为菌痢防控策略的制定奠定坚实的基础。生化实验结果表明,149株非典型福氏志贺菌(F2v、Flc、F4y、F4s、F1b)分解葡萄糖;对甘露醇,蔗糖,蜜二糖等的利用因不同亚型而异。值得注意的是,血清型为4y和4s的部分菌株可以产生吲哚。药敏实验结果表明,多重耐药菌的比例高达92.6%,另外,通过对各血清型不同时间和地区的耐药谱比较,我们发现,F2v对头孢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在2009年之后有了显著地增长;而云南地区Flb的耐药率比新疆地区高很多,这表明,同一血清型的耐药率随空间和时间都会有显著改变,这提示我们应持续地进行耐药性监测,特别是一线用药头孢类药物和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监测,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在耐头孢类的54株志贺菌中,检测到的耐药基因有blaoTEM1, blaOXA1, blaCTX-M-14, blaCTM-M-3,blaCTC-M-79, intll及其携带的基因盒blaOTX-30+aadA1与aacA4+cmlA1, intI2及其携带的基因盒dfrA1+satl+aadA1。在28株耐喹诺酮类药物的菌株中,所有菌株的ParC都发生了Ser80Ile突变;GyrA均有His211Tyr和Ser83Leu位点突变,部分菌株还有Asp87Asn/Gly突变。含有Asp87Asn突变的2株菌不仅对诺氟沙星耐药,还对左氧氟沙星耐药,因此我们推测,GyrA中Asp87Asn突变,可能介导对喹诺酮类药物高水平的耐药。另外,24株菌中检测到aac(6’)-Ib-cr基因,2株菌检测到qnrSl基因。本研究结合了3种分子分型方法MLST、PFGE和MLVA对149株菌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的Flb和F1c菌株分别具有相同的序列型,ST104和ST100; Flc菌株有ST104和ST100两种序列型;F4s菌株有ST99和ST100两种序列型;F4y菌株有ST99、ST104、ST107和ST108四种序列型。所有菌株中,流行最多的序列型为ST100其次是ST104、ST99、ST108、ST107和ST105。ST100为优势的ST值,它与ST86的亲缘关系最近,ST104次之。ST107与ST99和ST108都只有一个位点的差异。F2v作为一个新的亚型,它与F2a和F2b的亲缘关系比较近;初步证明F2v是由F2a以及F2b进化而来。Flc、F4s、F4y遗传多态性明显,其进化可能来源于多个克隆系。总的看来,MLVA方法的分辨率与PFGE分型方法的分辨率基本一致,比MLST分型方法分辨率高,三者结合起来可有效地应用于细菌性痢疾暴发的溯源分析,为菌痢的防控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