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资优生课程研究——以学而思教育培训机构课程为例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se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应做到“因材施教”,然而在学校教育的实践中,不同资质的学生常常无法获得差异化的教育。资优教育因受教育资源限制加以政治和伦理方面的考虑,常被人冠以“有违公平”的头衔,其发展的过程中充满着争议和波折。在我国最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人才培养机制中明确提出“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义务教育中的学校教育目标与培养尖端人才的目标显然是不同的,各国都重视资优教育,推出资优教育的法律政策、设立专门的培养机构、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等。数学作为科学技术的基础学科,数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尖端人才、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任,探索小学数学资优教育的发展途径,无论对于国家培养尖端人才还是对于资优生个人都是一项意义重大的事情。对小学数学资优生的课程进行研究,解决小学数学资优生教育的最基本问题。  本研究以资优教育理论为基础,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选取一个资优教育培训机构的课程——《超常儿童培养课程》进行研究,该课程体系较完整、课程使用者较多。本研究采用统计分析法,以该课程的内容及结构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分析课程内容所体现的能力培养目标、课程任务水平及与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对课程内在结构进行解剖。最后,得出了该小学数学资优生课程的整体设计特点,即基本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出资优教育特色;在课程内容上,强调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的渗透,内容设计采用加速充实制,课程任务水平较高;在体系结构上,具有整体性,课程教材体系具有开放性。同时,该课程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课程中未能体现教育性原则,教育目标体系不健全,重思维轻实践导致学习形式单一以及教师用书的功能性不强。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小学资优生课程开发的建议。首先建议形成小学数学资优教育目标体系,确立培养目标,依据培养目标确立多维度的课程目标,再按照课程目标细化教学目标,规范目标的表述;第二,在现有数学资优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调整课程内容,保持课程内容的开放与创新,建议以“综合与实践”模块为载体贯彻教育性原则;最后,实现信息技术与资优课程资源的统整。
其他文献
从中学体育师资需求的角度审视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情况,围绕基础教育的改革特点及其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改革现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如何更加有效地改善课堂教学成为当前学科教学的首要任务。本文是在认知论、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行动研究
纵观国内外外语教学的历史,其关注的焦点多在学习和掌握外语的认知过程上,而情感过程则长期受到忽视。七十年代以来国外开始了对教与学中情感因素的大量研究。要提高外语教学水
机器证明在近30年来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不等式的机器证明在举步维艰的情况下取得了辉煌的发展,开创性的开发了不等式证明软件——BOTTEMA,它已经成为不等
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观念已经被广泛的接受。在最近实施的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文化意识、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作为英语基础教育的目标首次被写进大纲。但是如
本课题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成都市所在普通高等学校的大学生对公共体育课教学的期待视野进行了调查研究。“期待视野”是
案例教学法在当前推行素质教育的教育模式中是一种非常科学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了进一步发挥其积极作用,本文从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大专学生的特点以及《企业管理学》的
调查显示,目前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存在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缺乏主动性、探究合作学习能力不强等特点。而传统课堂教育是灌输式教育、大一统的教育,不能解决当前中等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