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渣含水量高,不易储存,腐败变质后造成环境污染。本论文研究了从马铃薯渣中制备淀粉糖、膳食纤维和单细胞蛋白的方法,既提高了马铃薯深加工产品的附加值,延长马铃薯加工的产业链,又变废为宝,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首先,确定马铃薯渣每种成分的具体含量。膳食纤维33.62%,淀粉40.11%。以成分含量为依据,设计马铃薯渣综合利用的试验工艺流程图如下:其次,液化液DE值14.52%,碘检验呈现棕红色;糖化液DE值92.70%,与无水乙醇不发生糊精反应。糖液过滤时间与温度的关系是,抽滤速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变缓慢,降低温度有利于加快抽滤速度。糖液脱色实验条件为活性炭用量0.7%,pH4,温度80℃反应30min,能够使糖液的透光率由15.7%变为91.1%。高温灭菌对糖液的影响是,高温后糖液中的杂质出现凝聚,可以被过滤,从而透光率提升;同时糖液经过高温蒸煮,会生成5-羟甲基糠醛或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颜色加深,透光率下降。然后,200μm适合作为膳食纤维成品的粒径,漂白条件为:温度70℃,pH10,加H2O25%,漂白3h,40℃干燥,白度由16.2达到29.4。膳食纤维提取率20.6%,含量达到92.73%,持水、持油、膨胀性最高达到8.2g/g、5.5 g/g、6.2mL/g。其表观粘度为1.88 mPa·s,阳离子交换能力0.55mol/g。通过电镜分析知纤维的表面结构较疏松,空隙较大。通过红外和气相色谱技术分析,可知所制备的膳食纤维产品与马铃薯渣之间的变化。最后,确定培养菌种为热带假丝酵母,其蛋白质为43.12%,发酵时间72h,使用高浓度糖液培养更合适,接入菌种5环。所制备的单细胞蛋白由17种氨基酸组成,谷氨酸含量5065.64 mg/100g,氨基酸含量3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