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地城市流转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无可避免的社会经济现象,也是土地要素流动和资源竞争配置的结果。它在满足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扩张所需建设用地的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其中失地农民问题尤显紧迫和严重。中国失地农民数量庞大,2015年失地农民总数更是达到1.2亿,这部分农民在农地城市流转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状态发生很大改变,更有人因此陷入生存的困境之中。由于近年来,农地城市流转发生得更为频繁,并且这一过程往往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关注农地城市流转中失地农民的福利问题,保障农民在失地后的生活水平,并设法改善其福利状况,对于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与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关于失地农民福利的相关研究并不少见,而这些研究较多集中在对福利影响因素的分析或是对失地农民的福利水平进行简单的定量测度等,但从转换因素的角度,研究农民在农地城市流转前后的福利变化差异仍非常少有。因此,本文选择区域政策环境作为影响失地农民福利的转换因素,并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选取重点开发区田阳县、农产品主产区田东县作为研究区域,以Sen的可行能力、外部性理论及地域分异理论为基础理论,构建研究所需的福利评价体系,运用模糊数学法,分别测算农地城市流转后,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农民的福利变化并比较其中差异。最后研究所得的基本结论,可以为各地区征地制度、征地补偿政策的制定,以及因地制宜地解决失地农民福利问题提供一定参考。 全文共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对选题来源进行说明,并重点回顾研究概况;第二章界定相关概念的内涵以及选择基础理论;第三章基于指标选取原则,构建包含6个功能性活动的福利指标体系,并确定福利评价方法。第四章是实证核心部分,运用模糊数学法,分别测算农地城市流转后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农民的福利变化情况,最终得出重点开发区失地农民的总福利模糊值由0.4827下降至0.3637,农产品主产区失地农民的总福利模糊值由0.4903下降至0.3809的实证结果。第五章是研究的总结性内容,基于研究的基本结论,提出相关的政策意见,并如实说明在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未来可能取得进展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