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色彩与纹理是承载文物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文物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面貌和工艺技术。自然老化和环境因素通常会改变文物的色彩与纹理,使人们很难目睹到其本初容貌。三维建模和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提供了复原文物初容的可能。本文以山东长清灵岩寺彩绘达摩像为例研究了彩塑文物色彩与纹理虚拟复原方法,旨在揭示和展示塑像在历史上特定时期的容貌状态,同时为同类彩绘文物色彩与纹理虚拟复原提供一套可供参考的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色彩与纹理是承载文物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文物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面貌和工艺技术。自然老化和环境因素通常会改变文物的色彩与纹理,使人们很难目睹到其本初容貌。三维建模和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提供了复原文物初容的可能。本文以山东长清灵岩寺彩绘达摩像为例研究了彩塑文物色彩与纹理虚拟复原方法,旨在揭示和展示塑像在历史上特定时期的容貌状态,同时为同类彩绘文物色彩与纹理虚拟复原提供一套可供参考的实践方案。复原基于文献梳理、艺术风格研究、科学分析及模拟实验;应用三维扫描、多视图三维重建、高保真信息三维建模、纹理映射等计算机技术来予以实现。文献梳理厘清了达摩像塑制年代、制作工艺、彩绘妆銮、修复保护等方面的信息。艺术风格研究表明,灵岩寺达摩像继承了唐代达摩像的造型特点,同时又突显了其“梵相”特征。达摩服饰仅有最外层袈裟象征性的保留了印度传统,其余均是本土化僧衣,反映出宋代僧衣已完成了彻底的本土化改革。塑像用色鲜艳、丰富,配色冷暖对比,艳素搭配,装饰风格上具有突出的民族性、民俗性。科学分析表明,达摩像内部构造及彩绘层都具有多地层的特点。不同位置处彩绘层厚度、层数不一,颜料层、底层、胶结层厚度也有明显差异。不同颜料平均粒径差异巨大。彩绘材料丰富多样,颜料多以天然矿物为主,如朱砂、赤铁矿、铅丹、铅白、雌黄、白垩、高岭土、菱镁矿、蓝铜矿、叶蜡石、炭黑等。清代同治时期的彩绘中人造群青、巴黎绿、铬黄等近代工业合成颜料也有大量使用。此外,近代的局部粉饰中还使用了有机涂料(罗丹明B)和二氧化钛。贴金彩绘层中发现的氯银矿是银箔的腐蚀产物。高铁粘土矿物与银箔曾用于替代金箔。研究证实了氯砷钠铜石是巴黎绿的转化产物,其转化过程与颜料层厚度有显著关系,颜料层越薄越易转化。塑像所使用的贴金胶结材料以桐油为主,颜料中的胶结材料以动物胶为主,清代松香树脂也用作了胶料。塑像面部、颈部、贴金区域表面的红棕色油状物是虫胶,它是历史修复中的加固材料。彩绘工艺方面,清代最后一次彩绘中应用了贴纸彩绘的新工艺。模拟实验表明,矿物颜料颗粒度对彩绘后的色彩和纹理有明显影响,胶浓度不同对彩绘色彩有一定影响,但可以忽略不计。科学分析和相关研究基础上应用与文物相同的材料和工艺,通过模拟制作试样块的方法可简易实现塑像色彩与纹理的物理重建。三维建模实践表明,三维扫描与多视图三维重建技术分别是建立对象高精度三维几何模型和高分辨率三维纹理模型的最佳手段。基于异源模型相互配准和对齐可便捷实现高精度尺寸信息与高分辨率色彩纹理信息的融合,建立对象高保真信息三维模型。纹理映射技术能很好实现重建色彩与纹理在塑像三维模型上的复原。高保真信息三维模型纹理图上通过纹理替换可确保色彩纹理与模型相应位置能够精确匹配。虚拟复原实践复原了达摩像清代两次彩绘后的色彩与纹理。此外,还开展了保存现状下色彩与纹理的虚拟修复。复原后的塑像色彩鲜艳、亮丽,纹理质感逼真、自然,三维立体展现了达摩像康熙与同治时期的不同面貌,极大拓展了塑像展览的维度。复原工作增进了对塑像本初面貌及其老化规律的认识,为考古学、艺术史、文化遗产等相关研究带来了新视角、新材料,同时还丰富了文物数字化保护成果。研究中基于多学科、多方法、多技术揭示了塑像历史、艺术、保存状况、彩绘材料、制作工艺、老化规律等全方面的信息,这为文物本体保护修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其他文献
在直流受端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电源及直流的接入导致同步机开机减少,动态无功功率相对紧张,暂态电压失稳风险显著增大。为高效快速获取紧急控制策略,即直流电流控制方案,并使其适应不同的电网运行方式和故障场景,尤其是电网拓扑结构的变化,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GCN)对常规深度强化学习模型深度确定性决策梯度(DDPG)的网络结构进行改造,构建了GCN-DDPG融合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双评价网络机制和评价网
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的多元化背景下,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雇佣模式也发生着剧烈变化,双向选择、竞争上岗、裁员及离职现象更加普遍。面临着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对员工的能力要求变得更高,同时员工为了获得职场上的竞争优势,更加注重自身的职业成长。本文以变革型领导对员工的职业成长影响为研究核心,分别对变革型领导、员工工作态度、员工职业成长文献资料做了综合分析。将社会交换理论作为本文研
新课标理念下,整本书阅读需要秉持系统思维,进行课程化的整体架构,打造立体化的阅读资源体系;依托任务群的结构化教学,促成体现核心素养的成果分享;优化全程性能力监控与评价方式,落实新课程理念和育人宗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核心素养。
惩罚性赔偿规则是我国实施知识产权强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虽然我国商标法于2013年确立了该规则,但因规定得过于原则,造成司法实践中运用该规则进行裁判的案件占比极低。该文主要以我国长三角地区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对惩罚性赔偿的裁判要点进行归纳和分析,以期为今后完善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提供参考和借鉴。
我国国民经济已进入创新发展时代,创新已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创新人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创新能力的提升以提高企业绩效,如何有效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引发了学者的广泛讨论。目前,学界认为领导风格是影响员工创新绩效的因素之一,不少学者开始探讨包容型领导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发生机制,并未取得较为一致的认识。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依据社会交换理论以及社会认知理论,应用问卷调查法
酒店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着关键的战略地位。在酒店业发展的过程中,许多酒店将工作重心放在员工的工作绩效是否完成,而忽略了新生代员工在工作价值观多维度上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由市场和成本竞争转向人力资源和管理竞争,新生代员工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中流砥柱,也是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新生代员工作为企业的重要人力资源,其个性特征与思维方式等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同于传统企业员工。随着新生代个性
随着全球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知识型员工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知识型员工离职倾向影响着互联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内针对包容型领导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职业发展理论,功能动机理论和三元交叉理论,本文重点研究了在互联网行业中包容型领导与知识型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以及工作价值观的中介作用和职业转换成本的调节作用。本文回顾了包容型领导,工作价值观,职业转换成本,离职倾向的国内外现有文献研究
江南民居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位置位于祖国的东部地区,具有独特的地貌特征以及气候条件,使“粉墙黛瓦”成为江南民居建筑的代名词,尤以小桥、流水、人家为典型名词的传统设计语言,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及人文景观,是江南优秀文化遗留下最大的遗产。江南民居建筑的设计以及建造严格按照等级制度所建,并将“天人合一”思想完美地融入进民居的每一处装饰中。使江南民居建筑特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特色
2011年,原新闻出版总署下发的《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办法(试行)》和《关于印发〈全国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两个文件,为我国的期刊管理和综合质量评估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并且将其作为各个省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对本省市的期刊进行综合质量评估的参考和依据,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评估体系。我国期刊业在不断的改制过程中又不得不面对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机遇和挑战。由于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