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Z慢性压迫损伤诱导郎飞氏结局部结构改变参与大鼠口面部痛觉敏化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l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临床常见的阵发性剧烈的慢性神经病理性痛。三叉神经根区(trigeminal root entry zone,TREZ)微血管压迫是原发性TN的主要病因,然而TN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TREZ是三叉神经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和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PNS)的分界区,有高度聚集的郎飞氏结及两侧相对的郎飞氏结耗竭区,且多种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CNS-PNS交界面的“屏障”。郎飞氏结是有髓神经纤维电信号快速、跳跃式传导的重要结构基础,并且郎飞氏结周围的星形胶质细胞可通过凝血酶-抗凝血酶系统调控髓鞘胶质细胞与轴突的连接及轴突内离子通道的分布。在外周神经组织中,凝血酶原表达量远低于血液系统。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痛痛觉敏化的启动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但郎飞氏结结构、血-神经屏障通透性、神经免疫微环境改变在慢性TN中的作用尚无报道。本课题拟研究TN大鼠模型中TREZ区郎飞氏结局部结构、凝血-抗凝血系统微环境改变及血-神经屏障通透性,并分析TREZ和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on,TG)中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相关细胞数量及比例的改变,探讨郎飞氏结结构可塑性改变、局部凝血-抗凝血系统平衡及免疫相关细胞在T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慢性压迫TN组和假手术Sham组。TN动物模型采用经大鼠右侧眶下裂逆行插管至颅内并压迫三叉神经根的方法建立。采用von Frey丝测定大鼠术前及术后口面部机械刺激痛阈值。2.运用郎飞氏结副结侧区特异性标记物接触蛋白相关蛋白(caspr)和髓鞘碱性蛋白(MBP)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用DAPI进行核复染,测CNS-PNS交界面两个相邻的caspr分子之间的郎飞氏结间隙长度、神经纤维直径以及交界面两侧郎飞氏结耗竭区结间距的长度;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N大鼠TREZ区NF155、NF125蛋白的表达。3.通过RT-qPCR方法检测TN大鼠TREZ区凝血酶原、内源性凝血酶抑制剂PN-1、补体C3转录水平。4.通过Evans blue渗透法检测术后第28天大鼠三叉神经的血-神经屏障通透性。5.通过流式细胞分析方法检测后术后第28天大鼠TREZ和TG中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及比例改变。6.通过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N大鼠TREZ区凝血酶受体PAR1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外源给予PAR1受体抑制剂,进一步研究PAR1活化对TN大鼠口面部痛觉敏化的作用。结果1.与Sham组相比,在术后第14至28天,TN组大鼠右侧口面部发生明显的机械性痛觉敏化(p<0.001)。2.TN组大鼠在术后第7至28天,TREZ区CNS-PNS交界面郎飞氏结间隙显著增宽(p<0.05),术后第28天,TN组大鼠TREZ区CNS-PNS交界面两侧的郎飞氏结耗竭区的结间距减小(p<0.05)。术后第7至28天,TN组TREZ区NF155蛋白表达比Sham组高(p<0.05),术后第14及21天TN组TREZ区NF125表达水平较Sham组高(p<0.05),术后第28天NF125表达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3.TN大鼠TREZ区组织凝血酶原、内源性凝血酶抑制剂PN-1、补体C3转录水平在不同时间点有所波动,在术后第28天TN组凝血酶原、内源性凝血酶抑制剂PN-1、补体C3转录水平较Sham组高(p<0.05)。4.术后第28天,TN组大鼠TREZ区Evans Blue渗出相比于Sham组显著增加(p<0.001),提示TREZ血-神经屏障通透性增加。5.术后第28天,TN组大鼠TREZ和TG中细胞的平均体积及颗粒复杂度减小、细胞总数减少(p<0.05);TN组三叉神经组织中CD11b+细胞的比例和数量明显低于Sham组(p<0.05),淋巴细胞(CD45+CD11b-)和巨噬细胞(CD45highCD11b+)的比例和数量明显高于Sham组(p<0.05),两组的小胶质细胞(CD45lowCD11b+)的比例和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Sham组,TN组大鼠三叉神经组织中A1型星形胶质细胞(CD45-GLAST+C3+)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及比例有降低趋势(p=0.159);两组总星形胶质细胞(CD45-GLAST+)和A2型星形胶质细胞(CD45-GLAST+S100A10+)的比例和数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6.TN组大鼠TREZ区PAR1蛋白表达在术后第7天明显增加(p<0.001),术后14至28天表达逐渐下降,与Sham组无明显差异(p>0.05)。TREZ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术后第7天,TN组大鼠PAR1表达明显增加,在中枢端与GFAP免疫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共定位;术后第21至28天TN组大鼠PAR1表达分布与Sham组无明显差异(p>0.05)。PAR1受体抑制剂SCH79797在术前1天及术后每周一次腹腔注射干预后,给药组大鼠在术后第3天及第7天口面部机械刺激阈值较药物溶剂组低(p<0.05),术后第28天,给药组大鼠口面部机械刺激阈值较药物溶剂组高(p<0.05)。术后第28天,给药组大鼠口面部机械刺激阈值较Sham组低(p<0.05)。结论1.大鼠TREZ慢性压迫损伤后,CNS-PNS交界面的郎飞氏结间隙增宽,两侧郎飞氏结耗竭区的结间距长度缩短,提示TREZ郎飞氏结的局部结构发生可塑性改变。2.大鼠TREZ慢性压迫损伤后,血-神经屏障通透性增加,凝血酶原、补体C3等表达增高,胶质细胞、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等免疫相关细胞表达改变,提示TREZ损伤可能诱导局部神经免疫反应。3.TREZ慢性压迫损伤诱导CNS-PNS交界区郎飞氏结局部结构及神经免疫微环境改变,可能参与TN大鼠痛觉周围敏化的过程。
其他文献
【目的】复制SN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抑郁共病模型,通过检测脊髓背角内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的蛋白表达水平,明确GRK2是否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抑郁共病,通过检测海马内IL-1β、IL-10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神经炎症因子在其共病状态中的作用;明确GRK2是否参与脉冲射频背根神经节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抑郁共病,进一步探讨脊髓背角内GRK2-海马内IL-1β、IL-10信号途径在脉冲射频背
探究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好奇的心理得到充分满足,同时引导学生在激发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自主获取并构建物理知识,积极参与到物理科学探索活动中。一、丰富理论知识教学,渗透科学探究思想科学探究能力的培训并未限制在某一教学环节,而是要贯穿于高中物理课堂始终,科学探究思想的渗透不能因为教学内容的不同而被割裂。规律性和概念性较强的理论知识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难以让教师找到一个合适的引入方法,但将科学探究要素引入
期刊
目的 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MOGAD)、多发性硬化(MS)患者以及健康对照组(HC)血浆泌乳素(PRL)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合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血浆PRL水平与NMOSD疾病活动关联性,分析PRL可能在NMOSD中的免疫调节机制,为NMOSD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10月至2021年2月我院住院及门诊的80例中枢神经系
目的:研究肺部超声(lung ultrasound,LUS)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的诊断方面及病情评估方面的应用。内容与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于福建省立医院儿科病房住院的符合儿童CAP诊断标准的儿童,共133例。其中男性75例(占比56.4%),女性58例(占比43.6%)。年龄为1月至13岁,中位数M(P25
第一部分沉默LMP2基因对OGD/R条件下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血脑屏障蛋白表达影响目的探讨沉默免疫蛋白酶体亚基LMP2(lowmolecularweight protein 2,LMP2,低分子量蛋白2;又称β1i基因)表达对氧气-葡萄糖剥夺/复氧条件下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血脑屏障蛋白Claudin-1、Occludin、ZO-1表达和细胞迁移影响。方法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ats brain
深度学习是相对于以往浅层次学习而言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深度学习理念下,教师不再只关注学生对浅层次知识的掌握,同时更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深度学习是一种完全顺应时代发展、符合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在深度学习的理念下,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巩固与拓展。
期刊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预测模型对血管内治疗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SAH)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DCI)风险的预测价值,以期为临床提供预测DCI发生的最佳工具。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接受血管内治疗的a SAH患者,完成基本资料收集,记录各项临
目的:传统上认为短暂性全面遗忘症(Transient Global Amnesia,TGA)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一种特殊类型,但近期研究发现其可能存在多种发病机制,有些机制仍存有争议,为此本研究结合磁共振功能成像分析TGA的发病危险因素、责任病灶及预后。方法:在2012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期间,收集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TGA患者,同时在该院体检部收集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
背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严重危及生命财产安全,治疗难度大,是目前研究热点。目的:探讨在大鼠SAH模型中应用RNA干扰技术验证在SAH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中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低表达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成年SD大鼠25只,分成
第一部分:脑白质高信号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Hcy、sICAM-1分析【目的】探讨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c,Hcy)、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Soluble Intercellulai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的相关性,为预测WMH认知障碍的发生、发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