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隶属于哺乳纲、偶蹄目、麝科、麝属,为小型林栖鹿类动物,至今还保留着原始鹿类的某些特征。林麝为我国秦岭西麓重要的兽类区系成分,也是当地十分重要的经济野生动物。位于秦岭西麓山区小城——凤县,曾经是我国西部林麝主要产地之一,有着丰富的麝香资源。但是,近几十年来,国际天然麝香价格的不断上扬,我国西部山区滥捕滥猎林麝的行为屡禁不止,加之林麝原有栖息地植被的严重破坏,凤县林麝现有资源状况不容乐观。2004年11~12月,2005年8~10月,2006年4~5月,我们对凤县林麝分布、种群数量以及生境质量进行了实地调查,旨在为凤县林麝的保护与恢复工程提供一些基础科学数据。调查范围基本覆盖了凤县全境。1、2005年8~10月,通过社区问卷调查和野外痕迹点验证的方法,结果表明目前凤县林麝主要分布于远离人为干扰、植被相对保存完好的乡镇交界的高山地区,县境边缘与甘肃省陇南地区、甘肃天水市、宝鸡市陈仓区、宝鸡市渭滨区、宝鸡市太白县、汉中市留坝、勉县交接的深山老林中,栖息地已经被撕裂成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12个片区。从北至南,将分布区依次命名为辛家山-宽滩分布区(Ⅰ区),马头滩分布区(II区),平木硬沟门分布区(III区),八方山-玉皇山分布区(Ⅳ区),紫柏山分布区(V区),屋梁山分布区(Ⅵ区),扈家窑分布区(Ⅶ区),寺沟分布区(Ⅷ区),心红铺分布区(Ⅸ区),龙王沟分布区(X区),潘家湾分布区(Ⅺ区),梁山沟分布区(Ⅻ区)。根据调查记录的141个林麝新鲜痕迹点的海拔数据,统计凤县林麝海拔分布为1 863±205m(n=141),上限为2 500m,下限为1 500m;主要集中于海拔1 500~2 500m区间段,以1 600~2 000m为林麝分布的主要海拔区间,约占70.92%。2、2006年4~5月,在凤县山区,沿垂直于山沟向两侧山脊随机设置宽度为20m的样带,调查样带总长度为134余km,共发现并记录了41处林麝新鲜痕迹点的相关数据。然后,以此为中心,设置面积20m×20m的大样方,并将此大样方分割为4个10m×l0m的正方形小样方,随机选取其中一个小样方,记录14个生态因子。结果表明:春季凤县林麝喜欢选择在海拔1 700~2 100m,灌木盖度低于25%、竹子密度小于5株/m2、倒木密度和树桩密度均<4根/400m2、坡度≥40。、半阴半阳坡、轻度动物干扰及远离人为干扰的有土质覆盖的生境。其他生态因子郁闭度25~75%、乔木密度20~40株/400 m2、灌木密度20~50株/100 m2、隐蔽级8~16m,这些指标均以达到中等程度为宜。通过Statistics6.0统计软件包,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结果发现14个生态因子中有7个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76.63%,它们依次为灌木盖度、树桩密度、乔木密度、活动基底、隐蔽级、人为干扰、竹子密度。3、2004年11~12月,2006年4~5月,通过改进了的粪堆计数法,并结合社区调查法,对凤县现有林麝的种群数量进行了彻底的调查。结果表明:凤县林麝痕迹出现率具有空间差异的特性,即在不同山沟之间存在着不均衡的特点。在随机调查55块样地,有林麝活动新鲜痕迹的样地28个,约占51.91%;只有陈旧林麝粪便或无粪便的样地为27个,约占49.09%。屋梁山(Ⅵ区)、马头滩(Ⅱ区)、紫柏山(Ⅴ区)、八方山-玉皇山(Ⅳ区)、辛家山-宽滩(Ⅰ区)的林麝种群密度(Mean±SE,只/km2)分别为1.20±0.94(n=6)只/km2、0.52±0.20(n=7)只/km2、0.39±0.11(n=15)只/km2、0.35±0.11(n=14)只/kmn22、0.11±0.06(n=11)只/km。。其中屋梁山(Ⅵ区),林麝种群密度最高,为1.20±0.94(n=6)只/km2,辛家山一宽滩(Ⅰ区)密度最低,为0.11±0.06(n=11)只/km。。但是,在林麝平木硬沟门(Ⅲ区),没有发现林麝任何新鲜或陈旧的活动踪迹,说明该区林麝种群密度非常低或者濒临灭绝。根据上述林麝种群密度的数据,估算凤县现有林麝为255.37±22.03只。且近22年来,凤县林麝资源年平均下降率为11.44%,后果令人非常担忧。该县国土面积约为3 187 km2,林麝平均密度为0.08±0.01只/km2,,凤县野生林麝种群处于低密度状态。4、依据本文的调查结果,建议采取紧急措施对林麝加以适当的保护与恢复。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国家早有立法,可是凤县的野麝保护工作不容乐观,需要加强对滥捕林麝的执法力度;保护林麝原有栖息地环境,遵循恢复生态学原则,逐步恢复破损的生态系统;创建各个分布区之间的生态走廊,促进林麝的种群基因交流;建立高水平的以林麝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实行“社区共管”的新型管理模式,为进一步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林麝资源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