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poisoning,AOPP)在我国是最常见的急性中毒之一,死亡率达4%~30%。救治措施除了洗胃、补液、利尿,危重患者采用血液灌流等方法外,国内外长期使用的治疗药物是抗胆碱能药物(以阿托品为代表)和胆碱酯酶复能剂肟(以氯解磷定为代表)。肟类是公认的胆碱酯酶复能剂,用于解除有机磷引起的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的抑制,其主要机制是通过从丝氨酸活性位点上去除磷酸或膦酰基的部分从而激活受有机磷抑制的AchE。肟类胆碱酯酶复能剂用于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已经超过五十年,但国内外学者就肟类复能剂的治疗方案以及使用肟类复能剂后的利或弊均没有达成共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南建议,氯解磷定的最初使用剂量为30 mg/kg推注,后以8 mg/kg/h的速度滴注,直到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研究报道,高剂量的氯解磷定治疗有机磷中毒,除了没有减少气管插管及通气持续时间的证据外,也没有明显减少死亡率的证据。但是也有证据表明,高剂量的解磷定治疗中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由于存在不同的观点,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的氯解磷定对急性有机磷中毒大鼠的疗效,为临床制定氯解磷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氯解磷定联合阿托品对急性敌敌畏中毒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204只健康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2)、染毒组(n=48)、治疗组(n=144)。对照组:1 ml生理盐水一次性灌胃。染毒组:按照30 mg/kg敌敌畏一次性灌胃。治疗组:灌胃后立即15 mg/kg阿托品腹腔注射,同时加以不同剂量的氯解磷定(30 mg/kg,45 mg/kg,60 mg/kg)腹腔注射。观察24 h动物中毒表现和存活情况,分别于染毒后2 h,24 h,48 h,72 h处死动物,留取标本。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测定血清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 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大鼠中毒症状更明显,表现为翘尾、流涎、肌束震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明显延长;与染毒组相比,治疗组大鼠中毒症状明显降低,同时存活率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大鼠动脉血的PaO2、SaO2水平明显降低,PaCO2水平明显升高,pH值明显降低;与染毒组相比,治疗组大鼠动脉血PaO2、SaO2水平明显升高,PaCO2水平明显降低,pH值有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大鼠血清中AchE、SOD含量明显减少,MDA含量增加;与染毒组相比,治疗组大鼠血清中AchE、SOD含量增加,MDA含量明显减少,且上述指标的改善在高剂量治疗组可能更明显。 4.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含量明显增高;与染毒组相比,治疗组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含量明显减少,且高剂量治疗组更明显。 5.肺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大鼠肺组织严重损害,炎性细胞浸润;与染毒组相比,治疗组大鼠肺组织损害减轻,炎细胞减少,且高剂量的氯解磷定组效果更显著。 结论: 氯解磷定联合阿托品能有效改善急性敌敌畏中毒大鼠的中毒症状,且高剂量的氯解磷定对肺部病变改善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在敌敌畏中毒的治疗过程中,高剂量的氯解磷定效果可能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