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交通肇事逃逸立法的保护法益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gg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交通事故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交通刑法也应运而生。肇事后逃逸是一种在实践中多发的现象,目前我国刑法将规制肇事逃逸行为放在“交通肇事罪”中,并将其作为一个法定刑加重的情节,而刑法学说上对肇事逃逸规范目的的见解仍可谓众说纷纭,司法实务上对肇事逃逸具体认定不一的现象亦很突出。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在于统一对肇事逃逸行为的认识,并以此来检讨司法实务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引领我国肇事逃逸问题的刑事立法走向。本论文以交通肇事逃逸立法保护法益为中心,以探究我国交通肇事逃逸立法保护法益观点的确立为起点,通过检讨实践中的疑难案例来检验交通肇事逃逸立法保护法益的理论,以达到重构肇事逃逸理论的目的。具体围绕二大部分展开:在交通肇事逃逸立法保护法益的确立部分,首先从刑事法律及立法理由推导出,我国现行肇事逃逸立法的保护法益在于被害人的生命、健康法益,这种观点优点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被害人的生命法益,缺点在于不当解释刑法的构成要件,且与刑法的体系解释不能协调。在比较“公共安全维护说”、“民事赔偿请求权保障说”等学说观点的基础上,可以得出这些学说观点有合理之处,但存在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最后,受到学说相关观点的启发以及根据我国肇事逃逸的相关规定,确定我国交通肇事逃逸立法保护法益应为“协助确认事故与责任归属”,此种观点既能够与肇事逃逸所在的刑法体系相协调,又能够与肇事逃逸案件证据取得的不易性、被害人求偿的艰难性相适应,还与不自证己罪原则能够协调,因此“协助确认事故与责任归属”应为肇事逃逸立法的保护法益。在肇事逃逸刑法再构部分,运用交通肇事逃逸立法保护法益的观点来检讨司法实务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从而对肇事逃逸的构成要件进行重构,并思考肇事逃逸的罪名独立化问题。通过用交通肇事逃逸立法保护法益理论来检讨司法实务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明确认定肇事逃逸需要肇事者对交通事故行为有一定的认识,有正当理由离开现场但及时协助厘清事故责任的,以及肇事后接受处理对厘清事故责任有帮助的,不宜认定为肇事逃逸,从而可以统一司法实务中的认识,指导具体刑事司法实务。肇事逃逸的构成要件在交通肇事逃逸立法保护法益的指引下进行重构,也对我国肇事逃逸未来的立法趋势进行思考。建议规制肇事逃逸行为刑事独立立法化,并在立法理由中确定该罪欲保护的法益。
其他文献
微信是一款以高科技改变公众生活方式的应用程序。社群是由具有一定紧密关系的人构成的、具有相同行为规范的社会组织。微信社群是依靠微信连接起来的、具有相同目标、相对固
目的:观察持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肝右叶切除术后疼痛、阿片镇痛用量及预后的影响,为肝切除术后急性疼痛的治疗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48例行肝右叶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椎旁神经阻
可穿戴计算机因其质量轻便、体积偏小、可穿戴在身上等与人成为一体的特点,近几年已成为计算机发展方向的热点之一。虽然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各大公司(如苹果、谷歌、RIM等)已研
火山—次火山热液型矿床是在同期多次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作用晚期或间歇期,上升的岩浆从地壳深部携带大量的重金属化合物等成矿物质,由于喷气和热液活动异常强烈,在一定的温度、压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
试验研究了CaCO3、Ca(OH)2和CaO不同Ca/S比对固氟率的影响及5种单组分添加剂对CaCO3固氟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固氟效果较好的CaCO3作为主固氟剂,最佳Ca/S=2.0时,固氟率达到5.38%;
本文通过收集巴西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的来自于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口头表达包括回答问题,提问,聊天等或者书面表达包括作业、考试等。或者通过问卷调查、填表、练习或设计交际场景等
随着数据采集技术,存储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各种类型的海量数据层出不穷。面对这些海量的数据,如何找出隐藏在其中的,对人们有用的信息,已成为当今信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睡眠呼吸疾患,不仅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同时可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血管病、肾病等多种疾病,对身体健康具有极大潜在威胁。临床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学习时代的到来,教育网页作为承载教育信息的主要载体,在我们的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的网页设计纷繁多样、动静结合,动态信息的添加让大量的信息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