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王屋山地区景观资源及旅游活动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a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屋山位于河南省济源市西北部,因状如王者之屋而得名。王屋山地处古代华夏文明的中心区,唐宋时期为京畿内地,是古都洛阳北方的镇山,又是古代“四渎”之一济水的发源地。早在公元前3-5世纪,王屋山就是中国的九大名山之一。家喻户晓的“愚公移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王屋山是著名的道教名山,在道教创立之前,王屋山就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山岳景观,成为道家人物和隐士们的栖身之所;道教创立之后,又成为道士们修身养性、得道成仙的理想场所。唐宋时期,王屋山地区风景秀丽,景观资源丰富,有名山、河流、生物及气候气象等自然景观资源,以王屋山为代表的山体景观资源,不仅观赏价值高,而且文化内涵丰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吸引了众多人士前来参观游览;以济水为代表的水体景观资源,她高洁的品质,引来多少文人墨客的歌颂。也有道教宫观、佛教寺庙、草堂等人文景观资源,其中最能体现王屋山地区人文景观资源的当属王屋山地区的道教景观资源,不仅宫观建筑独具特色,而且道教文化源远流长。王屋山地区的景观资源总体上呈现出类型众多且保护完好、空间分布比较集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以及观赏价值高等特征。唐宋时期借助于丰富的旅游资源,王屋山地区的旅游活动非常活跃,主要的活动类型有帝王及皇室的游幸、文人的宦游、僧道的清虚游,以及普通大众的节庆游等等。在王屋山地区的活动中,有帝王的旅游、文人士大夫的漫游、宗教旅游等等:参与的群体,既有年轻的修道者,也有白发苍苍的成道者,有美丽动人的女眷,也有风度翩翩的才子。从参与的阶层看,有文武官员、道士、和尚、妓女、书生等等。他们怀着各种的心态前来游玩,追求不同的价值取向,丰富了王屋山地区的旅游活动内容。参与群体广泛,特别是文人的旅游活动,在王屋山地区留下了众多的诗文、题记,成为王屋山地区珍贵的文化遗产。唐宋时期王屋山地区活跃的旅游活动,借助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当地比较好的食宿条件。唐宋时期,王屋山地区交通方面,不仅有遗留的古道,也有新修的道路,交通工具也不断丰富;食宿方面,可供游人选择的不仅有当地的宾馆,还有农家以及道教宫观和佛教寺院。当然,唐宋时期发达的封建经济和当地比较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更是王屋山地区旅游活动丰富多彩的重要背景。唐宋时期王屋山地区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促进了王屋山地区旅游的开发,给当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丰富了中国文学宝库,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扩大了王屋山的美誉度,提升了王屋山的文化价值。同时,王屋山地区的壮美山岳景观,也成就了人们的心理崇拜。唐宋时期王屋山地区的景观资源及旅游活动,对当今王屋山地区旅游的开发有重要的影响。唐宋时期王屋山地区的旅游景观资源丰富,旅游活动兴旺发达,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也为当今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提供了借鉴。
其他文献
计划内容(一)职业院校教师示范培训各省(区、市)遴选具备资质条件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大中型企业等,采取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线上线下等组织形式,分层分类开展教师示范
阿育吠陀是印度的传统医学,三德学说是其重要哲学基础。阿育吠陀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受印度主流文化婆罗门教的影响,显示出自然与人合一、身体和灵魂合一的特点;形成了种姓
U18666A是一种细胞通透性的两亲性氨基类固醇,能够抑制胆固醇的转运与多泡体的生成,导致细胞内胆固醇的积聚,造成细胞凋亡。该研究发现, U18666A处理MLE12细胞后转运必需的内
<正> 异物(不仅限于抗原蛋白质)侵入机体后,在体内形成抗体及致敏淋巴细胞。如再有一次抗原侵入即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即免疫反应,以除去抗原,保护机体。抗原—抗体反应如能损
根据目前对香波的功能诉求,将香波体系分为3大主体功能部分和2个辅助部分,并逐一对每部分进行了评述。
在高负荷、高节奏的工作环境中,员工工作压力问题日益严重,高负荷的工作压力对员工的健康带来了很大损害。社会工作把专业的服务延伸到企业的领域,运用自身专业独有的方法,以
《左传》在古代史学上的地位陈其泰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左传》是我国先秦时代一部极宝贵的文化典籍。以在学者较多地从训估、考证、成书年代及史料来源等项研究,而关于它
数学试卷讲评课到底如何上才更有效一直存在争议.比如,有教师认为试卷讲评课应该讲解到位,不留死角;也有教师认为试卷讲评课不要只关注答案,应该关注学生的错误原因;更有教师
<正>成都作为四川省省会和西部特大中心城市,在新时代肩负着建设承东启西、联通欧亚的西部国际门户枢纽的重大使命。近年来,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引下,成都坚持服务国家总体
随着经济增长、人口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资源约束矛盾突出,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工业化过程中对不可再生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资源利用配置全球化形势明显,面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