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货币政策已成为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政策。但是,一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对该国特殊的货币供求机制的正确认识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畅通与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制一直处于深刻的制度变迁之中,不揭示这种动态变迁之中的货币供求机制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相应变化特征,货币政策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此,本论文在借鉴西方货币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经济计量学方法,主要研究了我国货币供求的决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等问题。 (1)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货币需求关系向一般理论关系转变,货币需求与收入、利率等变量之间表现出长期稳定的关系。实证研究显示,我国广义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略大于1,狭义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0.68,说明狭义货币需求的增加与收入的增加不是同比例的,而广义货币需求的增加与收入的增加几乎是同比例增长,其原因主要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增大了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居民储蓄倾向提高,从而,居民储蓄增长率较高。实证研究还显示,我国货币需求与股票市场交易金额正相关,即股票市场的规模扩大、交易量增加,会增加对货币的需求。如果中央银行不考虑股票市场扩张衍生的交易货币需求所应增加的货币供给量,则必然会导致实际经济领域的流动性不足,进而,会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因此,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不容忽视。 (2) 我国经济中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性质。一般而言,货币供给量由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决定。这样,货币乘数的内生性和基础货币的内生性,就决定了货币供给量是内生的。同样,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的改变,将引起货币供给量的改变。实证研究揭示,在货币供给量M2的增长变动中,大约60%由基础货币变动引起,40%由货币乘数变动所引起。因此,中央银行要增加货币供给量,必须综合考虑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种因素的影响。 (3) 实证研究表明,中央银行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中央银行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可调节货币供给量,并通过货币供给量的改变来调节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的变化,以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由于经济运行特征和货币政策调控机制发生较大变化,因此,将时间序列数据以1997年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通过比较发现,在后期,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供给量作用的时滞缩短,且利率工具对各层次货币供给量的调节作用明显增强。这说明,近年来我国利率政策是有效的。同时,实证研究还揭示,货币供给量对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的影响是显著的。因此,货币政策在我国具有非中性。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货币供求和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4)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并没有陷入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具有有效性.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目前的利率水平并没有低到不能再低的程度;并且,从我国的通货比率和货币的流动性指标来看,这两个指标并没有显著上升,而是稳中有降,即人们的流动性需求并没有达到完全弹性;特别是我国的实际利率对投资和储蓄仍有相当大的影响,说明投资的利率弹性并不等于零。因此,从利率水平、货币的需求弹性和投资的利率弹性等方面来判断,我国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5)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为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效应,必须从多方面深化改革,这包括:实施制度创新,重建货币政策传导的制度基础;加快发展金融市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调整货币供给量统计指标,注重外资银行对中介目标的影响;重建良好的货币政策操作环境,提高货币政策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