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基于以下背景:一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差距持续扩大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二是缩小区域差异是我国政府历年来不懈奋斗的目标和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对于中国而言,如何在转型期就解决好区域差距过大的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命题和现实问题。区域协调发展作为一个新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理念,既符合我国地区差异大的基本国情,又符合我国不同地区人民的发展意愿,可以有效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是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准确度量区域差异并找出造成差距的真正原因,透彻理解各种因素对地区差距形成的作用机制,建立健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并借助于其内在机制的作用,在一方面不损害国民经济经济整体效率的情况下,一方面又能促进资源在地域之间的公平分配,是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区域、区域差异的界定及其理论阐释;二是我国区域差异扩大的过程、特征与趋势;三是我国区域差异的成因分析;四是国外解决地区差距的区域政策及启示;五是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目标与格局;六是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困境、动力与保障措施。
对差异的度量是认识差异.的起点。本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差距变动格局进行了实证考察,发现近年来我国区域差距演变呈现出新特点:1990年以来一直呈扩大趋势的相对差距(以人均GDP衡量)以2003年为拐点出现转折,省际差距趋于下降,三大地带之间的差距也趋于缩小。但从中长期看,能否保持这种趋势充满不确定性。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它取决于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国内、国际环境。总体来看,在考虑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优先次序时,应把缩小社会发展差距和人类发展差距放在优先位置,把缩小社会发展差距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十一五”及2015年长远规划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优先政策目标。中国区域差距的形成和扩大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地理环境、制度、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是四大不可或缺的解释因子。自然地理环境的东优西劣、中国改革的“渐进性”、资本形成的空间不均衡、东部人力资本优势内生的技术进步与外资吸纳优势,共同导致了中国区域差距的形成和扩大。自然地理条件是不可选择的变量,而地区之间的不平等状况则是可以改变的。改变的基本要质在于人的选择。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促进区域发展方面具有发挥作用的巨大空间。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实质上是在市场机制作用基础上政府政策的选择机制。由于不同因子的作用机制不同,以消除制度差异和人力资本差异为缩小区域差异的突破口,是促进区域协调的有效政策途径。
区域协调发展的困境和出路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最严重的障碍来自于行政体制的分割进而市场的分割。传统的行政区行政的治理理念和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需要;而利益协调机制的缺失与政府目标效用函数的复杂性,也使区域之间的合作与共享难以实现。要打破这一困境,必须规范地方政府行为,重建地方政府竞争秩序。区域协调发展的能力背后,实际上是一场政府自身职能的根本变革。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键要从政府职能上根本解决市场分割的问题。
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是本研究的根本意义所在。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完善的区域管理框架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基础。完善我国区域管理框架,重点是要明确“谁管”与“管谁”的问题。完善我国区域规划体系,搞好问题地区的区域规划,是实施差别化区域政策的基础。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要求加强区域政府之间的合作,基于对共同利益追求的原则,建立政府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大企业集团在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要素的优化配置;重新设计政府财政支持框架,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尽快建立城乡统一制度,实现城乡统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