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中共生态保护思想、制度与实践研究(1949-1956)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4414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专家们开始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到中共的生态思想上,本文着重对建国初期中共在生态保护方面做出的努力进行深入地挖掘与探析,以期更全面客观的认识那段历史。回顾建国初期中共的生态思想,用历史的观点去看,应当说是基本符合中国国情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共不仅缺乏经验,还处于国家经济发展缓慢且面临内忧外患的时期,这为其生态思想的发展带来很大阻力。因此,当时中共的生态思想是不够完善的,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其历史局限性,例如毛泽东提出的“人定胜天”、“向自然界开战”等观点的确有其偏颇之处。但是,正如习近平在谈话中强调的,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因此,尽管当时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将经济建设放在首位,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任务,不惜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甚至很多保护生态的行为最初也不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而是出于发展经济的考虑,并没有真正注重可持续发展,其价值取向与方式方法都跟现在中共保护生态环境有很大不同,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忽视其在生态保护方面所做出的尝试与努力,应当客观公正的直面这段历史,并总结其经验与教训,为今后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历史借鉴。基于此,本文着重挖掘相关史料并采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举例论证法、史论结合法和归纳演绎法,深入研究建国初期中共在保护生态中较有代表性的三个方面:“绿化祖国”、治理环境卫生和保护资源。其中“绿化祖国”包括植树造林、消除荒地荒山,充分利用资源、建设林业,合理砍伐、防止森林火灾;治理环境卫生包括工业企业采取防治措施,号召人民群众进行爱国卫生运动;保护资源包括节约资源和综合利用资源,发展可再生资源。以此得出的主要经验有:要努力实现法制化;要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要预防为主、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得出的主要教训有:思想上过于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相关法律法规没有被有效落实;实践中仅从经济角度认识生态保护。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人类与腐败进行着不断的斗争,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构建和完善相应的廉政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不懈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推进党风建设,廉政
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八大,精神文明建设或文化建设都是大会报告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阅读并详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报告文本,能够清晰地看到党的历次代表
依据辽阳灌区农业灌溉用水的溶解性固体、氨氮、氯化物以及盐度4项监测数据,建立了水质综合评价投影寻踪函数与正态云模型评价方法,通过深入分析各指标隶属度及其投影值确定
以间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酸和三氯氧磷为原料,在溶剂环丁砜中通过无水氯化锌合成了紫外线吸收剂2,4,4′-三羟基二苯甲酮。通过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及物料配比对反应的
通过分析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目前的发展情况、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各种挑战,结合相关的研究,对体育用品企业个案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企业应支持个案研
近年来,国有企业腐败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纪检监察机关已将国企内部监管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们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后明确指出,近年来我国国有企
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国革命历史发展中的极重要阶段。抗战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党的宣传工作对推进抗日战争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