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量自动化系统的10kV分线线损异常自动排查应用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ag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计量自动化系统作为当前线损管理与监控的关键平台,能够为企业的线损分析提供数据支撑,为有效降低线损提供基础数据和日常监控管理支撑。但是,由于目前系统中的线损管理应用还停留在数据监控的层面上,没有能够通过系统实现线损异常的自动排查与分析,而依靠人工进行线损异常分析,又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计量自动化系统的10kV分线线损异常自动排查应用模型,通过对线损异常原因排查方法的提炼、总结,梳理出一套完整的线损异常自动排查的流程和方法,为下一步系统功能需求的设计,提供了详细具体的系统操作流程和判断模型。本文首先研究了计算线损的原理,并以理论线损计算为基础,为系统判断线损异常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同时又进一步分析了计量自动化系统线损计算原理,为应用系统开展线损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本文详细分析了电网企业10kV分线线损主要异常因素。基础档案准确性、终端在线率、计量故障、抄表原因以及窃电等,都是目前常见的系统统计线损异常的主要因素。要开展计量自动化系统的10kV分线线损异常排查功能研究,文章又对线损排查数据梳理,找出了能够通过系统进行识别及计算的电量、电压、电流、线变关系等关键数据。通过终端不在线、终端采集数据失败、终端档案错误等5类引发线损异常的主要问题的系统分析流程的梳理,建立了基于计量自动化系统10kV分线线损异常自动排查模型。最后,本文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基于10kV分线线损异常自动排查模型,挑选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实用案例,一是终端不在线及数据缺失导致线损异常的典型案例,二是终端档案错误导致线损异常的典型案例,三是系统运行方式改变导致线损异常的典型案例,以说明模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依靠系统的线损自动排查与分析功能,将大大减轻工作人员进行线损异常的工作量,提高系统线损监控的准确性,对提升电网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考虑各部件间的相互影响,建立闸阀系统级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计算钛合金阀体、座圈与闸板在外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值和变形量,分析各部件的力学性能、密
人事代理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高校实施人事代理制度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高校实施人事代理制度有利于畅通人才流动渠道、推动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对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及脑内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和脑啡肽酶(NEP)表达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D-半乳糖和灌胃三氯化铝制备AD模型小鼠。Morris水迷宫实
<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根本问题时刻提醒着我,作为一名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和辅导员,自己肩负着怎样的任务和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
会议
介绍了一种光谱校正积分光度法及其在蓝光LED光通量测量中的应用,对测量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作了理论分析,并与单纯的分光光度法和积分光度法的不确定度作了比较,证明该方法可实
近年来,基于伪随机信号系统辨识的电法勘查仪器受到广泛关注。教科书和许多文献都指出,伪随机信号系统辨识的突出优点是通过对伪随机信号观测数据的相关处理(即所谓“相关辨识”
本文从理论上对液压系统泄漏故障的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泄漏量随工作参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为工作条件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灰色预测是一种对灰色系统进行白化的算法,该算法需要的信息少、通用性强、计算量小.针对粮食产量的预测问题,依据其历史数据,建立了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