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作为一项重要的全国性考试,在筛选和选拔人才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整体高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相关考试科目都已设计或实施了新的考试模式,其中包括考试方式、考试内容与题型结构的变革。作为我国高考的核心科目之一,英语高考近年来一直在探索内容优化策略,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学业评价与教学反拨作用。2013-2014年,我国多个省市相继发布了有关英语高考改革的消息,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2014年9月,国务院指出将保持英语高考分值不变,但尝试实行一年两考或多考,并要求加强国家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近两年英语“一年两考”方案有了初步计划。上海、浙江已确定,从今年起,英语实行一年两考制,而且上海市已于4月实行了2017年度“两考”中的第一考。此方案将在江苏等其他省份推行,目前,江苏省现行高考方案中英语笔试满分为120分,其中阅读理解占总分值的33.3%,共分为两个部分(Section A and Section B)。英语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知识十分重要。此次英语高考改革是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决策,无疑将对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必须精心设计,稳妥实施。目前,江苏省正在制定具体的英语高考笔试改革方案,需要听取各方意见,并参考先行试点的省份改革方案作调整。效度是衡量一项测试任务的核心标准,对高考英语试题的效度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其中针对阅读理解效度研究十分紧迫。本文依据Bachman和Palmer的考试任务特征框架,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及《2012-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以2008至2016年江苏省高考英语试卷为研究对象,从篇章长短,学生阅读速度,文章所涉及的话题,文章的体裁,文章的易读度以及微技能这几个方面对阅读理解试题的内容效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通过分析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这几年江苏高考阅读理解试题基本符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表现为体裁多样,题材广泛,整体难度适中,考查阅读技能覆盖面广;同时仍有需要改进之处:如各年阅读理解D篇篇章字数明显偏长,对考生阅读速度要求偏高,说明文常年以科普为题材易使教师和学生产生思维定势,篇章的题材在分布上不够平衡,历史、地理类题材篇章在近几年试卷中均未涉及,阅读技能的考查在题量的分布上极不平衡,近三年主旨大意题中忽视考查学生理解篇章的宏观结构和文脉逻辑关系的能力。最后,本文提出关于阅读理解试题命制及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些建议。在试题命题方面,命题人员需要使阅读理解的文章在体裁和题材方面更加多样化,不应该只局限在某一方面,应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得阅读内容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从而体现出英语学习的应用性。在高中英语教学方面,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应使阅读材料体裁多样化,阅读材料的所涉及的话题也应该多样化。此外,教师应重视阅读微技能,如经过本研究分析得出,近几年来,阅读微技能主要考察了学生对文章中具体信息的理解,因此,教师应加强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