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京师大学校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yuan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国立京师大学校作为研究对象,以大量第一手资料为研究基础,分析了国立京师大学校为何建、如何建、如何管以及为何在一年内失败的原因,总结了其成败得失。研究结论如下:1、国立京师大学校的建立缘由。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入主北京,就任大元帅职。由于北京政府财政困难、军事等财政支出巨大、俄国庚款被“挪作他用”,使得国立九校“难以为继”;同时为了整顿学风、减少学生校外运动的发生以及解决大学系统不清问题,教育部长刘哲着手对北京国立九校进行合并改组,成立京师大学校。2、国立京师大学校的建校过程。刘哲以“将解散喻于改组”的方式强力改组国立九校为国立京师大学校。在两个多月时间内通过设六科五部、设立学长、颁布禁令等改革措施对国立九校进行合并。国立九校的合并改组过程困难重重:经费筹措困难、遭遇学生反对、教职工消极对待、各校难以统一。3、国立京师大学校的管理措施。国立京师大学校确立其根本宗旨为“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其管理机构从学校层面来说,有校务会议、教务会议、校长办公室;从各科部来说,有教授会议、学长办公室、各具体事务科室。其经费来源主要为俄国退回的庚子赔款。京师大学校还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学生的奖惩制度、考试制度、请假制度,教师的薪酬制度等。4、国立京师大学校的破产。从破产原因来看,一是当时政治环境太差,二是经费问题难以解决,三是反动教育的做法遭人反对。从破产表现来看,京师大学校作为北京国立九校合并的产物,所谓合并更多的是在形式上,九校各自为政,连经费都是分开的。在1928年6月北伐战争胜利后,国立京师大学校校内事务处于无人负责的状态。6月8日,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决定改组国立九校为中华大学,同时试行大学区制度,国立京师大学校也就“实存名亡”了。5、国立京师大学校的经验教训。刘哲改组国立九校为京师大学校,缺少深度考虑和完善的环境。其经验教训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教育经费是办好教育的保障;第二,院校的合并要注意到学校的特征和社会环境;第三,强制改革极容易遇到各种阻力;第四,教师队伍的管理对一个大学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木质纤维素生物炼制在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生物炼制过程中木质纤维素难降解性导致的高酶用量使得整个成本过高,阻碍了生物炼制的大规模工业化。酶水解会受到木质纤维素中的木质素以及预处理后酚类物质的影响。本研究主要考察了木质素和预处理产生的酚类抑制物对酶水解过程的影响,以及它们与酶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基于吸附研究,在稀碱、稀酸预处理的玉米秸秆上开发了一种
前列腺切除术后压力性尿失禁(postprostatectomy incontinence,PPI)是一种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多见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治疗方式。过去
<正>公正恰如阳光,未沐浴其中者难以知其温暖——题记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已经进入转型期。宏观的看,这是一个全方位性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变型态的时期。这一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