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国立京师大学校作为研究对象,以大量第一手资料为研究基础,分析了国立京师大学校为何建、如何建、如何管以及为何在一年内失败的原因,总结了其成败得失。研究结论如下:1、国立京师大学校的建立缘由。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入主北京,就任大元帅职。由于北京政府财政困难、军事等财政支出巨大、俄国庚款被“挪作他用”,使得国立九校“难以为继”;同时为了整顿学风、减少学生校外运动的发生以及解决大学系统不清问题,教育部长刘哲着手对北京国立九校进行合并改组,成立京师大学校。2、国立京师大学校的建校过程。刘哲以“将解散喻于改组”的方式强力改组国立九校为国立京师大学校。在两个多月时间内通过设六科五部、设立学长、颁布禁令等改革措施对国立九校进行合并。国立九校的合并改组过程困难重重:经费筹措困难、遭遇学生反对、教职工消极对待、各校难以统一。3、国立京师大学校的管理措施。国立京师大学校确立其根本宗旨为“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其管理机构从学校层面来说,有校务会议、教务会议、校长办公室;从各科部来说,有教授会议、学长办公室、各具体事务科室。其经费来源主要为俄国退回的庚子赔款。京师大学校还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学生的奖惩制度、考试制度、请假制度,教师的薪酬制度等。4、国立京师大学校的破产。从破产原因来看,一是当时政治环境太差,二是经费问题难以解决,三是反动教育的做法遭人反对。从破产表现来看,京师大学校作为北京国立九校合并的产物,所谓合并更多的是在形式上,九校各自为政,连经费都是分开的。在1928年6月北伐战争胜利后,国立京师大学校校内事务处于无人负责的状态。6月8日,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决定改组国立九校为中华大学,同时试行大学区制度,国立京师大学校也就“实存名亡”了。5、国立京师大学校的经验教训。刘哲改组国立九校为京师大学校,缺少深度考虑和完善的环境。其经验教训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教育经费是办好教育的保障;第二,院校的合并要注意到学校的特征和社会环境;第三,强制改革极容易遇到各种阻力;第四,教师队伍的管理对一个大学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