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蒸馏与电化学转化的生物油全组分高值化利用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zhur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油作为生物质热解液化的主要产物,有望能帮助缓解能源危机与气候危机,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因其高水分含量、低热值、低流动性、高温下易结焦和具有腐蚀性等缺点,始终未能实现大规模的市场化应用。采用分离与提质技术可对生物油部分缺陷进行改善,满足某些应用场景下的需求。但目前通过单一方法对生物油提质利用的经济性难以得到保证。因此需结合多种技术将其组分按特性与价值分别进行分离和转化,从而实现生物油全组分高值化利用。基于此,本文结合分级冷凝、蒸馏分离和电化学转化等技术,提出了一条生物油全组分高值化利用路径:即通过分级冷凝将生物油分为不同品级后,将富含高附加值化学品的生物油进行蒸馏转化,得到各级馏分与蒸馏残渣,各级馏分可制备零碳高附加值化学品,蒸馏残渣则可通过直接燃烧、或制备生物质炭和多孔炭材料等方式进行转化利用;而获得的利用价值较低的高水含量生物油可通过电化学转化制备高品位气体燃料,其固体产物后续可作为燃料或新型材料进行进一步利用。为对生物油全组分高值化利用路径进行探索与可行性研究,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首先通过分析生物油的主要组分,基于物质类别、含量、利用价值和蒸馏过程中涉及的相互作用等因素,提出了生物油蒸馏过程中特征组分的六条选取原则,建立了生物油蒸馏模化物体系;采用Aspen plus基于生物油蒸馏小试装置构建了间歇蒸馏模型,在1.0 bar、0.7 bar、0.5 bar、0.35 bar和0.2 bar五个不同压力下对各特征组分的蒸馏特性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各组分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在1.0 bar压力下模化物的总馏出率最高,达到了 88.6%;而在较低操作压力下,各组分的馏出温度显著下降,且有利于苯酚和愈创木酚等高附加值产物在高温馏分中富集。然后基于模拟实验结果,利用生物油精馏分离小试装置在1.0bar、0.7bar和0.5 bar三个压力下对生物油模化物进行了蒸馏实验验证,发现在减压环境下模化物的总馏出率有所提高,且塔釜中的蒸馏残渣产率下降。0.5 bar压力下乙酸、糠醛、苯酚和愈创木酚的馏出率分别提高了1 0.0%、8.3%、4.7%和9.8%,表明减压条件更有利于生物油中大部分高附加值组分的分离;对塔釜内的蒸馏残渣进行分析后发现,模化物蒸馏残渣的碳元素含量高达74.51%,且结构较为致密,没有可见的孔隙存在;红外分析结果表明在模化物蒸馏过程中发生了酚类与醛类的缩合反应,参与反应的组分包括糠醛、苯酚和愈创木酚等。随后对生物油原油的蒸馏特性进行了研究,选择乙酸、糠醛、甲基环戊烯酮、苯酚、4-乙基苯酚、愈创木酚、4-甲基愈创木酚和4-乙基愈创木酚等八种特征组分进行含量追踪。结果表明,生物油蒸馏过程可分为稳定阶段、快速增长阶段和结焦阶段:快速增长阶段是高附加值化学品馏出效率最高的阶段,且不会导致生物油膨胀结焦;而生物油在结焦阶段会迅速膨胀并结焦,极大地影响反应器的清理和实验的连续性,同时以糠醛和愈创木酚为代表的部分特征组分在此阶段馏出率增长速度放缓甚至开始下降,说明可能有部分高附加值化合物参与了结焦反应,导致其分离效率降低。此外,在生物油蒸馏过程中出现了类似于共沸的现象,包括乙酸、糠醛和酚类等大多数特征组分均存在一个共同的蒸馏温度临界点,可能是由于生物油中各组分形成了不同强度的分子作用力。蒸馏过程中不同馏分中如水和乙酸等组分还存在再分配现象,可通过对不同温度段的馏分分开收集与馏分分开保存的方法来避免。为对生物油蒸馏所得馏分的利用路径进行研究,通过钡离子沉淀法对生物油馏分中的酚类物质进行提取,并研究了加入NaOH浓度、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愈创木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钡离子沉淀法能够有效分离馏分中的酚类物质,对愈创木酚类物质分离效果更明显,且对低温水相馏分、低温油相馏分与高温馏分的提取率分别可达34.1%、33.8%和33.5%;钡离子与酚类物质所产生沉淀的结构并不稳定,在较高温度下会以极快的速度开始分解;综合物料消耗、反应速率和酚类物质的提取率考虑,在35℃下加入浓度为5.5mol/L的NaOH溶液并持续反应20min是最佳的分离操作参数。分析了蒸馏温度对蒸馏残渣的元素组成、宏观特性、微观结构、官能团构成和热解特性的影响,总结了不同蒸馏温度获得的蒸馏残渣的主要特点,研究了其可行的利用路径。结果表明:120℃下获得的蒸馏残渣因其低热值、富含高附加值组分,可进行组分再分离后利用;140至220℃的蒸馏残渣则更适宜用来与煤或生物质原料进行共热解;240-300℃的蒸馏残渣热值较高,可作为燃料直接利用,也可用于制备多孔生物质炭(高性能炭材料)进行高值化利用。本文还通过H型电解池,采用恒流法对以碳酸铵增强导电性的生物油进行了电化学转化实验。利用元素分析、GC-TCD/FID、GC/MS、1H NMR、FTIR、TG-FTIR和Py-GC/MS等方式对气液固三类产物的理化特性进行分析表征,推导并总结了生物油电化学转化过程中的主要反应,包括酚类、醛类、木质素低聚物的共聚反应、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的脱羰脱羧反应和水的裂解反应等。其中共聚反应生成了固体产物,而不饱和脂肪酸的脱羰脱羧反应与水的裂解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部分烯烃等气体产物。气体产物中可燃性气体总含量为79.24%,表明在作为气体燃料应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而固体产物可能主要来源于酚类、醛类、木质素低聚物共聚等,后续可作为制备新型材料的原料进行利用。
其他文献
热障涂层是应用在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表面的高温热防护材料,也是进一步提高发动机叶片承温能力和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的关键技术手段。然而,常规热障涂层材料部分Y2O3稳定的ZrO2(YSZ)在1200℃以上的高温环境中长期服役时,会发生相变、烧结和透氧现象,导致热障涂层过早失效。因此,发展新型热障涂层系统是进一步提升发动机涡轮前进口温度,推动发动机向更高效率、更高推重比发展的迫切需求和战略目标。其中
学位
背景和目的子痫前期(Preeclampsia)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孕妇在妊娠20周以后出现新发性高血压和蛋白尿,以及器官功能紊乱等症状。是母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围产期母婴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重要因素。该疾病的发生不仅影响妊娠结局,还对产妇的预后及其后代的大脑发育产生影响。目前治疗该疾病最有效办法是终止妊娠,子痫前期患者的胎盘娩出后该病相关的各种症状都迅速得到缓解,提示子
学位
语用发展或发展语用学作为儿童语言研究的重要一隅,主要围绕儿童语用发展能力以及儿童母语语用习得过程开展研究。然而,我国针对汉语学龄前儿童语用发展研究起步较晚,对汉语儿童如何获得交际能力以及这些能力背后所蕴含的语用发展过程和规律特点研究尚不充分。因此,有必要在借鉴国外儿童语用发展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深入挖掘汉语学龄前儿童语用发展的规律特点。实际上,从言语行为理论角度来看,儿童语用发展阶段实则是取效行为
学位
在中世纪后期西方等级君主制向绝对君主制演化的过程中,商品转化为货币、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转化为金融资本的过程加速演进。金融资本形成并日益主导了经济、政治和外交,这使西方率先实现了现代化的突破。西方现代化的价值表现在人格独立、工具理性、民族国家的形成、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为社会民主创造条件上。西方现代性文明的局限性表现在:西方现代性的形式自由原则以及从中引申出来的公权极度受限理念,使金融资本的剥夺性
期刊
水热转化是目前实现生物质绿色高效提质极具潜力的热化学转化技术。生物质水热转化的本质是生物质各组分在多尺度下,通过系列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转化为目标产物的过程。因此,充分理解各物理化学过程间的相互耦合作用机制,是提高生物质水热转化能效及优化反应系统的基础。目前,生物质水热转化相关的研究主要关注催化剂开发、反应路径设计及反应机理探索等化学过程研究范畴,而对多相流、组分输运和传热等物理过程关注较少。尤其是
学位
热等离子体具有高温、高焓、高化学反应活性和污染物排放低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冶金、喷涂、焊接和纳米材料合成等工艺领域。工业应用中涉及热等离子体的流场组织形式包括等离子体炬内流动和等离子体炬外自由射流、同轴伴流、同轴对撞流等。研究不同流场组织下热等离子体的流动特性,对优化反应器设计和开发新型等离子体反应器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OpenFOAM开源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开发耦合电磁场、流场、温度场和组
学位
当前,建筑运行碳排放约占我国社会总碳排放的21%,该类CO2排放主要来自于建筑使用过程中化石能源的消耗。降低建筑能耗与碳排放,加大建筑当中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力度是达成我国‘双碳’目标的有力推手,也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重中之重。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稳定、分布广泛的可再生能源,而建筑具有较大的辐照接收面积,是太阳能利用的有利载体,因此,将太阳能利用技术与建筑围护结构相结合是实现零碳、零能耗建筑的重要途径
学位
本文从一种不同于科学主义和文化主义的历史实践论视角对生态问题的本质、根源以及治疗做出考察,探讨现代性与生态危机之间的内在关联。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自身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危机。生态危机遵行现代性实践的总体性逻辑,其根源在于现代性实践的过度与局限。生态危机治疗的关键在于现代性实践的全方位转变。生态危机与现代性之间的关联昭示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困境和风险。启示在于西方现代性的文明模式不能是普世性的,同时人类要走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热控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制约电子器件等领域发展的主要问题。正温度系数(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ant,PTC)材料因其无需借助控制电路即可实现自适应热控的特点,在航空航天、电动汽车、家用电器等领域的热控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高分子基PTC材料因其具有更高的PTC强度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对于适用于电子器件的常温区高分子基PTC材料及其
学位
随着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速度和巡航时间的大幅增加,其前缘等关键部位面临的热环境愈发恶劣,因此发展更加高效、轻量的主动热防护技术已经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多孔材料为基体的发散冷却,可以在消耗较少冷却剂量的同时实现良好的冷却效果,在以长航时和可重复使用为发展目标的高超声速飞行器上极具应用潜力。目前通过众多实验和数值研究,已经初步掌握了发散冷却的流动及换热规律并验证了其可行性,但是要想实现它在工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