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清天文学译著《谈天》,是第一部向我国全面系统介绍近代天文学的著作。它经译者伟烈亚力、李善兰、徐建寅之手把十九世纪西方天文学的全景第一次展现在中国人面前,不仅促进了中国天文学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而且也影响了晚清中国人的天学观乃至世界观。本文对《谈天》的底本、科学内容及翻译、传播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研究,获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果。1.简要介绍了书作者约翰·赫歇尔传奇的一生及其天文学名著Outlines of Astronomy的成书始末,并对该书在英国的版本发行情况进行了整理和评述。2.概述了《谈天》的翻译背景,对曾刊刻的十三个版本作搜集、比较,以考查其版本源流;一并理顺《谈天》的三个主要版本与其各自英文原本的对应关系。3.以1859年墨海书局大字版《谈天》和其原本1851年版Outlines of Astronomy的对照研究,对该书的翻译方式及翻译水平进行了述评。4.通过对1859年墨海书局大字版《谈天》、1874年江南制造总局增译本《谈天》、1874年江南制造总局重校本《谈天》及1865年Outlines of Astronomy内容上的相互比较,首次对徐建寅增译部分、修正部分的来源和内容作出了整理、总结。5.以《谈天》附表List Of Technical Terms Used In The Work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书中西方名词术语的引进和翻译情况,探讨了该书在近代天文学名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6.介绍了《谈天》一书在清末的传播情况,通过详实的史料说明该书对我国天文学及晚清知识分子天学观转变的作用和影响,并对其在天文史学界和思想界的影响给出了客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