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民营企业家——以湖北省为例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iyu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工业化从此被添加“社会主义”这一前缀。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内外境况,中共中央始终以早日实现工业化,将中国建成社会主义强国为目标,进行着一系列推进工业化的探索与实践。在此之中,作为能够对国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民营企业家群体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阶段性布局经历着跌宕起伏的命运。客观上,民营企业家群体逃脱不了政策变迁对自身命运的强制性影响,呈现出消退、沉寂、崛起的生长曲线;主观上,他们在从资本家到劳动者、从劳动者到革命对象、从革命对象到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转换中,经历着带有历史印记的心路历程。  本文将民营企业家群体放在六十年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中考察,通过三个历史时期描述出民营企业家的生长曲线。1949-1956年的过渡时期,被称作民族资产阶级的民营企业家群体在新中国成立初发挥自身的价值,为恢复国民经济贡献力量;而后在“改造”背景下,脱下资本家的外衣,转变为劳动者,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奠基中迅速消退。1957-1977年的历史实践既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全面开展,也是曲折推进;此时的民营企业家寻找不到生长的政策土壤,在以高度计划体制为基础和充斥着阶级斗争的工业化场景中彻底沉寂。1978年以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随着思想的解放和体制的改革逐渐形成,民营企业家群体在政策的重新审视中得以崛起。  上述民营企业家生长曲线的形成源于社会主义工业化推进对政策变迁的诉求,而民营企业家的生存状态也反作用地影响着工业化的推进。在中国向高度工业化过渡的关键时期,关注民营企业家群体的价值及其成长诉求对实现该群体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具有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伴随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法律意识的逐渐加强,审判机关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案件的增多,案件本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侦查、审判案件的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近年来披露的一些
从孙志刚案开始的舆论监督,到邓玉娇案、“躲猫猫”案、杭州飙车案、上海“钓鱼执法”事件,网络监督逐步替代传统媒体监督在针对行政职权监督方面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逐步发展的网络舆论监督与传统电视、报刊媒体监督相结合,为公民知情权,参政议政、监督权的实施提高了更多的路径,言论自由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促进公民权利的实施,另一方面也有效监督公权的实施。在传统媒体受制于自身固有的缺陷的情况下,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
科技志是方志的一个重要分支。科技志具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出发,采用了文献分析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