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的历史使命,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很快,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城镇化水平不高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时期党和国家对农村城镇化的路径做了积极的探索,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中推进农村城镇化,继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下,探索适合潍坊实际的农村城镇化路径,成为当务之急。潍坊“两河”流域是指潍河与弥河的干流及其支流在潍坊市域内所流经的地区,两河从南至北贯穿了潍坊市的版图,在潍坊占有重要地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其发展带来了机遇,2013年以来潍坊市做出大力开发“两河”的战略决策,2015年7月潍坊市委市政府在“两河”流域开发推进会议上提出,把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城镇化的主要途径,着力抓好小城镇提升。近年来潍坊“两河”流域在城乡统筹、生态发展、特色旅游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农村城镇化水平滞后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首先,本文对研究内容所用的农村城镇化的基础理论与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概括与梳理,在理论基础上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其次,对潍坊“两河”流域的水资源、土地资源、产业水平、居民收入、城镇化水平等进行研究,通过比对近年来潍坊市整体数据和潍坊“两河”流域沿岸县市区的数据,得出农村城镇化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本文选取了与城镇化密切相关的22个指标构建了指标体系,通过相关分析法得出产业化、经济因素、基础设施和政策是潍坊“两河”流域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进而探索适合其发展的农村城镇化路径,最后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政策性建议,丰富了农村城镇化的理论。在研究内容上,与以往城镇化注重经济发展与片面追求城镇化率不同,本文更注重在城镇化进程中,提升以水环境为命脉的人居环境品质,更注重以河流为依托的城镇发展的空间布局,通过人口分布、老城区改建、建设宜居带等措施优化空间布局,为地区开发提供一定借鉴,同时其他类似以河流为依托的地区也可以有选择的参考,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