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观察中国经济发展状况时,笔者发现中国经济曾经存在高波动性的特点。虽然经济周期性的波动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中国经济波动却有着不同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特点——经济波动幅度大。笔者希望通过研究中国经济现象,对经济理论中关于引发经济周期波动的因素加以验证,并发现造成中国经济大幅波动众多原因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如果存在这样的因素,一是可以发现中国经济中什么机制出问题,导致该因素引发大幅经济波动的发生;二是能针对有重大缺陷的政策工具提出调整建议,减小经济波动。 笔者发现部分经济观点背后的一个共同点,名义利率状况会经过价格变动因素的调整,即真实利率对经济波动发挥巨大作用。针对宏观经济要素,笔者进行理论分析,真实利率的大小对它们的影响作用,然后试图使用中国统计年鉴中1992-2006年的统计数据并依靠经济学计量分析软件EVIEWS,分别验证真实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变化情况对于中国经济中的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储蓄等宏观经济要素变化的影响作用力大小。在消费方面,真实利率/名义利率分别与零售总额实际增长率建立回归模型,从模型的比较中可以看到,利用真实利率回归,T统计值、F统计值、D-W统计值和复相关系数都比用名义利率回归的数值大,因此认为真实利率对零售总额实际增长率的影响较名义利率更为显著。在居民储蓄方面,真实利率/名义利率分别与实际国民总收入同储蓄存款实际增长率建立回归模型,发现:真实/名义利率分别当期与上一期比较,居民的储蓄决策更取决于上一期真实利率情况,和当期名义利率情况。当上一期真实利率与当期名义利率相比较时的回归和检验中可以看到:名义利率对储蓄的作用是正向的,真实利率对于储蓄的做用是反向的,利用真实利率回归,T统计值、F统计值、D-W统计值和复相关系数都比用名义利率回归的数值大,因此认为真实利率对居民储蓄的影响较名义利率更为显著。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通过对图表中真实/名义利率的拐点变化与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率的对应拐点分析,可以得出真实利率对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率的拐点变化有较好解释作用。在存货投资方面,通过对图表中真实/名义利率与存货投资实际增长率的对应拐点分析,可以得出:真实利率的变化状况,对于存货投资的波动趋势有很大的影响及解释作用,其中存货投资波动的拐点先于真实利率波动的拐点出现,可能性很大的原因是对真实利率状况的预期发生作用的影响。而真实利率拐点变化对于存货投资拐点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在名义利率与存货投资实际增长率的关系图中显现不出名义利率的这种作用性。笔者通过比较研究,分析检验对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有较好解释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相较于名义利率,真实利率的大小对中国经济总需求中各个宏观项目的影响更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即中国经济的周期是随着真实利率的起伏而波动的,真实利率至关重要。依据泰勒(Taylor)规则,中央银行应当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整名义利率去顺应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从而使真实利率保持在实际均衡水平。而观察发现,中国现行利率机制的框架下,利率较大程度受到央行管制,造成了名义利率的粘性,名义利率的变化对通货膨胀率的反应具有非完全性。名义利率相对于经济变化(特别是通货膨胀率)的滞后是导致中国真实利率大幅波动的原因。而真实利率的波动,会使真实利率在中国经济的各个方面,比如:消费的决策、存货投资的决策、固定资产投资的决策、储蓄的决策等,都会产生很大的经济激励,其结果会造成中国经济的波动。中国宏观经济系统不稳定的基本原因是由于对名义利率的控制。通过理论分析,要改变名义利率粘性的弊端,得调整相应的政策机制,实行利率市场化。实现利率市场化,就是要让名义利率能够及时灵敏地反映市场上的价格波动,保持真实利率的相对稳定。有了真实利率的稳定,从而防止价格变化通过真实利率波动造成经济的大波动。 本文共分为四部分,其结构如下:前言,对中国经济的一些宏观状况进行描述,发现其有过高周期性波动的特征,提出本文研究问题的逻辑出发点,如何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保持动态有效的、可持续的增长,或是什么因素促使了经济高周期性波动,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成果进行综述,指出笔者对中国经济波动原因的思考方向。第一章,对中国经济增长中出现的波动与中国的名义利率、真实利率状况进行解析,通过实证分析加以证明对中国经济波动解释性较强的因素是真实利率。第二章,研究中国利率的实际状况,揭示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波动反应的不完全性,货币政策与泰勒(Taylor)规则相背离,提出通过稳定真实利率来减小经济波动的客观要求。最后,第三章,由经济分析得出的理论来指导政策调整,提出利率市场化的要求,让名义利率顺应市场价格波动,保持真实利率的稳定,从而防止经济的大波动。并针对经济中利率市场化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给出改良举措,为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