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与《淮南子》之神话比较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1990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神话这一概念自近代引入我国以来,很多学者都把研究的目光集中在了《山海经》与《淮南子》的神话文本中。近代之前对于《山海经》和《淮南子》的研究,多集中于书籍版本校勘,内容疏证等方面。近代以来,学者们在神话学的范围内对于二书的神话研究著作丰硕,囊括了宗教、政治、历法、民族、考古、天文、美学等诸多方面。但多数研究或集中于其中一部书来对其神话进行研究,或是将两书的神话择取出来加入到整个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研究之中。对于《山海经》与《淮南子》两书神话之间的关系尚未见进行专门的分析。本文旨在二书文本的基础上,成系统地分类阐述二书神话的体系,比较其内容的异同,分析其产生异同的原因,并就其中可以探索出的一些神话演变的规律进行发掘和利用。首先,第一章针对《山海经》和《淮南子》各自的性质,对二书的神话体系进行分类研究。在综合列维·布留尔的“互渗律”理论和爱德华·泰勒的“万物有灵”论的基础上,将《山海经》神话分为天地自然神话、神灵法术(巫术)操纵神话和人类神话三大类,每类又内含三小类神话,在此神话分类的基础上对其神话文本进行阐释。《淮南子》是汉代的具有时代总结性性质的哲学化的百科全书式的书,其中所蕴含的神话是为了构建其哲学化体系而生成的,具有明显的哲学化系统化倾向。根据这一特点,本文将《淮南子》神话按照其系统化哲学化的体系分成宇宙天地自然神话系统和神与人的神话系统。其次,第二章在对二书神话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二书神话的相同点进行研究,分别讨论二书中“神人”体系和“神物”体系的继承关系,并对二书同时出现的“海外三十六国”的互印性进行挖掘,进而依据这一部分的论述,探索中国古代神话在二书之间的传承规律。最后,第三章对其互异性的表现进行比较研究,继而剖析二书神话演变的表现形式,包括“道”与“阴阳”概念的介入和开辟神话的出现;自然状物神话的系统化与流变;神人神话的流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演变的原因,即神话的历史化;宗教性的减退;哲学化的加强。然后试图努力还原一个从《山海经》中的原始神话向《淮南子》中的系统化哲学化神话转化的过程。并根据此转化过程的表象和原因,提出一些对于中国古代神话体系再构建的浅见,以供学者们参考,从而为中国古代神话体系再构建添砖加瓦。
其他文献
光催化反应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近年来人们主要从化学和物理化学的角度对光催化反应的热动力学进行了大量研究,而从物理角度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光催化材料面
金属凝胶及其应用是近年来超分子化学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基于配体分子和过渡金属离子之间产生的配位超分子作用,这种凝胶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均一的微观形貌,可以用
巯基乙酸甲酯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学品,是合成农药、医药、烟用香料和食品香料的重要中间体,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长期以来国内由于合成巯基乙酸甲酯所需原料-巯基乙
从古至今,茶叶在中国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如今,茶叶在中国早已形成一种产业,支撑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中国的茶叶贸易呈现出白热化的局面,为了提高中国茶叶的竞争力,确保
目的了解普外科患者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类型、分布与影响因素,为临床感染防控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14-2016年1 637例普外科术后患者资料,分析患者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
流散主体所面对的不仅仅是远离家园的怀旧诗情,更要在遭遇"他"文化的过程中进行身份认同的抉择。后殖民文学当然不是唯一的案例,但它无疑是流散主体身份认同叙事中最具代表性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体系作为世界两大戏剧体系之一,以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著称于世。这既成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体系的标志,亦成为后来多次被人诟病的主要原因。在20世纪
戈多夫斯基的《53首以肖邦钢琴练习曲为素材改编的练习曲》创造了二十世纪钢琴演奏技术的新的高峰,本文以肖邦《黑键练习曲》的七种改编版本为例,探究戈多夫斯基的音乐改编方
<正>政工师是组织对政治思想工作者的政治知识水平、理论修养、工作能力评价的等级称谓,他的工作服务对象是人,工作领域是思想意识的引导、教育和创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思想
统计了2013年5—6月国内发生的各种生产安全事故145起,其中包括矿业事故、交通事故、爆炸事故、火灾、毒物泄漏与中毒和其他事故。统计表明,在145起事故中,交通事故占6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