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腐败问题在古今中外都是一项“顽疾”,在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腐败局势十分严峻,反腐败依然是当前中国的焦点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反腐”在中国反腐倡廉中发挥的作用越发明显,成为中国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一个新名词、新领域和新课题。本文以网络反腐为研究对象;以治理理论为研究视角;主要采用了内容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和数据比较分析法。分别从中国腐败程度严重公众反腐诉求高涨和网络的普及为公众提供了参与反腐的便捷通道两大方面论述了中国“网络反腐”兴起的背景;概述了中国“网络反腐”在现阶段已成为普通民众参与反腐的主渠道以及中国网络反腐运行路径初成但缺乏规范化的现状。着重论述了现阶段中国网络反腐存在着多元化的参与主体结构失衡导致参与机会不均等困境,网络反腐效力遭受质疑致使办结率低面临发展困境和非理性参与主体的“多数人的暴政”导致信任规范困境。分别从中国“数字鸿沟”显著,网络反腐缺乏道德约束和法律规范致使非理性的意向表达、网络流言和“网络暴力”泛滥,中国政府公开透明度底,网络反腐缺乏法律的支撑和程序制度化低等方面解析了当前中国网络反腐困境的原因。针对现阶段中国“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缩小数字鸿沟提升网络参与能力保障网络反腐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培育网络道德,加强对网民的网络道德引导,强化网络反腐主体的自律意识大力清除网络污染,全面提升中国网络反腐参与主体的素质实现网络善治;转变观念、创新思想,保障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推进网络反腐朝着健康有序、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加快网络反腐的立法进程,塑造依法有序的法治氛围;健全信息公开机制,打造阳光透明政府,完善网络监督保障体系,构建“诉求——回应”互动机制;完善制度建设促进网络反腐有序开展等方面提出了推进中国网络反腐走向制度规范化的对策。当然由于网络反腐是项长期性的系统化工程,只有政府和民众共同努力才能真正的将中国的网络反腐推向规范制度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