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近年来,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AS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过去对ASD儿童的干预主要以药物治疗、教育干预为主,随着对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逐渐意识到运动干预在ASD儿童的治疗、康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对3-6岁ASD儿童施加不同方式的运动干预,探索不同运动方式对ASD儿童的干预效果,期望为ASD儿童的临床干预,以及改善ASD儿童生活质量提供新的实验和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对比实验法,将32名3-6岁ASD儿童随机分为1个控制组和3个实验组,其中控制组施加基于应用行为分析学原理的教育干预;知动组在控制组的基础上施加基于知觉动作训练原理的运动干预;感统组在控制组的基础上施加基于感觉统合训练原理的运动干预;联合组在控制组的基础上同时施加两种模式的运动干预。本研究的实验周期为3个月,在实验前后分别采用3种量表:评价儿童孤独症倾向的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评价孤独症干预效果的自闭症治疗评定量表,以及评价儿童行为状态的儿童自闭症行为量表对被试ASD儿童进行评估,分别比较各组组内和组间的干预效果。研究结果:实验前后,对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评分进行比较,控制组的平均变化率为-33.22%±13.17%,P<0.0001,知动组的平均变化率为-35.89±19.82%,P<0.0001;感统组的平均变化率为-41.12±11.06%,P<0.0001,联合组的平均变化率为-41.08±2.24%,P<0.0001。实验前后,对自闭症治疗评定量表评分表进行比较,控制组的平均变化率为-30.55%±7.33%,P<0.0001,知动组的平均变化率为-44.05%±13.11%,P<0.0001;感统组的平均变化率为-44.99%±12.99%,P<0.0001,联合组的平均变化率为-38.25%±17.28%,P<0.0001。实验前后,对儿童自闭症行为量表评分进行比较,控制组的平均变化率为-27.87%±12.93%,P<0.0001,知动组的平均变化率为-42.51%±17.69%,P<0.0001;感统组的平均变化率为-43.92%±20.59%,P<0.0001,联合组的平均变化率为-33.13%±15.05%,P<0.0001。对自闭症治疗评定量表不同领域的评分进行比较,在“讲话/语言/沟通”方面,与控制组相比,感统组的平均变化率高了24.98个百分点,P=0.035;在“知觉/认知/意识”方面,与控制组相比,知动组的平均变化率高了24.30个百分点,P=0.042;在“健康/身体/行为”方面,与控制组相比,知动组的平均变化率高了28.95个百分点,P=0.016。在自闭症治疗评定量表“知觉/认知/意识”方面,联合组的平均变化率低于知动组15.42个百分点,P=0.043;在自闭症治疗评定量表“健康/身体/行为”方面,联合组的平均变化率低于知动组17个百分点,P=0.047;在自闭症治疗评定量表总评分方面,联合组的平均变化率分别低于知动组5.80个百分点,低于感统组6.74个百分点,P=0.038;在儿童自闭症行为量表总评分方面,联合组的平均变化率分别低于知动组9.38个百分点,低于感统组10.79个百分点,P=0.041。研究结论:基于应用行为分析原理的教育干预对ASD儿童的干预有着显著的效果;在教育干预的基础上,增加特定的感觉统合训练对ASD儿童口语语言方面的干预有着显著的效果;在教育干预的基础上,增加特定的知觉动作训练对ASD儿童认知、知觉方面以及刻板行为与适应性行为方面的干预有着显著的效果;在教育干预的基础上,同时增加感觉统合训练和知觉动作训练各30分钟有抑制性的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