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周期资金跨市场流动下的金融系统稳定性调控与管理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y27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金融顺周期机制与金融稳定性的关系入手,以资金流动为主线探讨金融风险在金融运行周期的变化过程。从理论上研究资金跨市场流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从实证上以美国为例,详细剖析在顺周期情形下通过跨市场资金交易载体等金融创新工具的传导,资金由市场流动性向银行流动性的转换,造成资产价格大幅攀升,金融泡沫不断膨胀。一切欣欣向荣的场景,由贝尔斯登银行的倒闭戛然而止。金融运行出现逆转,充斥整个市场的流动性突然间形成了巨大的“流动性黑洞”,导致资金的稀缺,流动性中断,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在这一过程中,金融明显的顺周期特征加速了金融由繁荣到危机的进程,而流动性则贯穿于金融系统由基本稳定到“亚金融稳定”再到金融极端不稳定的(金融危机)的过程。目前,我国也正处在流动性变化的拐点,如何建立适合我国的宏观审慎性制度框架(Macro-prudential Supervision),维护金融系统稳定和国家金融安全是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本文论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从内容的组织来看,主要包括8个章节。除第一章导言、第二章对金融系统顺周期、跨市场资金流动以及维护金融系统稳定政策研究现状的综述之外,本文的核心内容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顺周期行为与金融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借鉴了Bernanke、Gertler模型,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顺周期效应与金融市场的繁荣和衰落。还运用FM-IS-LM改进模型在宏观经济政策变化时,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变化、资产价格变化以及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进一步论证金融机构顺周期行为与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内在联系。   第二部分讨论顺周期行为下跨市场金融风险的显现与传递。从资金流动的视角分析以资金为载体的金融活动所导致的风险在投资者、金融行业、跨境之间的传递。   第三部分抽象分析在顺周期行为下金融市场资金流动对宏观经济运行、银行信贷市场、保险市场和全球金融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分析产生的一般原因及对金融系统稳定性影响的途径。对新的国际国内金融形势下跨市场交叉性交易载体的新变体-影子银行、资金流转情况进行了深入地研究。选择对资金跨市场流动监测的关键指标、运用电子科技技术模拟出监测的模型。   第四部分以美国为例,通过对宏观资金、市场资金、银行资金流动性的转换,流动性由过剩到中断过程中的阐述,分析金融运行由繁荣到危机变化过程,客观评价了美国政府当局在平息危机过程中所采取的政策手段。提出我国应认真汲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制定防范流动性危机的政策措施。   第五部分对美国、欧盟主要国家后危机的监管制度改革进行了梳理,在前面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的角度出发,运用压力测试的量化方法对宏观审慎监管制度框架的目标和工具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优化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体系的建议。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公共项目建设的重视程度日趋上升,与之相关的公共项目投资机制与管理体系也正逐渐完善。在此基础上,我国公共项目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建设和管理过程存在的许多问题也得以显现,如建设质量差、经济效益低、决策失误多等,这些问题也成为了导致公共项目绩效低下的根本原因。由于公共项目本身所具有的公共性以及为公众服务等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公共项目绩效相关问题给予更多关注的同
写字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低年级是打好写字基础的重要阶段,但是,由于年龄特点,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加上写字教学比较枯燥、乏味,低年级学生很难认真听教师指导写字。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培养兴趣,让学生乐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刚接触写字,激发他们的写字兴趣,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引入故事。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上引入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是为儿童终身发展奠基的母语教育课程。哲学家叶秀山说,“‘母语’是父母给的,是‘家’给的。因而,母语是最原始、最牢固的”。母语是小学语文的根,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神、文化的力量,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捕捉文本中的文化基因,展现母语的“淳美”。“淳美语文”的教学过程,是儿童精神对话、精神享受的过程,也是儿童精神生命成长的过程。  一、“淳美语文”的教学主张  1.淳美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