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是古往今来许多哲人不断思考和追求的思想境界,也是无数人们向往和憧憬的一种美好生活状态。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其主体—和谐的人的积极参与,而和谐的人培养又离不开和谐教育。由于处于社会转型期及师范教育的现状等因素的存在,使我国当前的教育中以培养学生宽容、谦让、团队精神的和谐教育成为薄弱环节。因此,本论文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重拾儒家“和而不同”思想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倡导以培养学生的和谐精神为核心,旨在加强学生的和谐价值理念,通过和谐人际关系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平等、尊敬、友爱、宽容、谦让、团结合作的精神品质的和谐教育。近年来,和谐教育在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中取得了许多实效,但对和谐教育的内涵众说不一,针对职业教育特别是师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明显不足。作为师范学校,师范生的素质关系到全民族的素质。因此,今天的中师生肩负着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培育一代新人的历史使命。所以,其素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教育质量,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未来。他们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能否担起祖国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中师期间所接受的教育以及形成的素质。但市场经济活动存在的弱点带来的消极影响,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际关系中从而造成集体主义、合作精神的缺失。同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各种运行机制包括竞争机制不健全造成过分强调竞争甚至恶性竞争,出现了追逐个人价值最大化,而忽视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消极现象,加上各种改革必然涉及到各种利益调整和利益冲突,使得以共同利益为前提的合作很难建立起来,导致现在的孩子自私、娇气、偏执,不懂得谦让、宽容和理解。所以加强师范生的和谐价值理念,通过和谐人际关系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平等、尊敬、友爱、宽容、谦让、团结合作的精神品质的教育迫在眉睫,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各行各业中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世界一些知名企业已明确将“合作精神”或“团队意识”作为对人才的一项基本要求,这对现代学校教育,特别是师范学校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试着从研讨师范生和谐精神入手,结合自己工作环境、工作经验,通过理论分析和调查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思考师范学校在和谐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对策,希望给师范学校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