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对东欧哲学家阿格妮丝·赫勒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进行分析和阐述,研究她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与批判,进而带出日常生活研究的现实意义。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第一部分研究赫勒思想的来源,在这里,赫勒日常生活思想的主要来源有马克思、卢卡奇、列斐伏尔,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方法论来源,卢卡奇是第一推动者,而列斐伏尔是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提出者。第二部分深入探讨赫勒日常生活以及批判的具体内容。通过对赫勒关于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解读,包括日常生活范畴界定、基本结构、图式从而批判了日常生活中的重复性思维以及重复性实践对创造力的压抑,得出日常生活批判关注的重心在于日常生活中活动的主体,实现作为主体的个人的态度的变革,在于实现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即人道化。第三部分主要阐述赫勒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重大影响。赫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论视角,但重要的仍然是个体自我的不断实践。这就要求我们突破传统的文化模式,实现个体的个性发挥,不断创造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