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作为一种传播文化的媒介在文化传承和传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和储存的有效载体。不同民族语言以独特的风格和特质吸引或者促使人们在生活、生产中通过各种方式借助语言工具影响着相关的人群,达到传承与传播的效果。随着经济的发展,韩国与中国发生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就是语言关的通过,只有把一国的语言掌握好,才能够更深入的了解这个国家和人群。韩国虽然与中国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虽然韩国语言也是用一定量的汉字作为标识,但这些汉字的读音已经发生较大变化,本土化现象较为明显。这也导致韩国人在汉语学习中遇到了诸多困难的原因之一,所以从汉语语言与韩语语言的不同出发来考察韩国人在韩语学习中的困难不仅对于韩国人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意义,更对于汉语、韩语以及两国文化的的双向交流和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作为韩国学生,在语言学范围内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在汉语和韩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采用访谈和调查的形式,初步得出韩国人在学习汉语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在文化学、传播学、实验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的相关视野下,深入考察对韩汉语教学和培训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以此为基础进而分析如何有效的具有针对性地提高韩国人学习汉语的水平。对于汉语和韩语之间的区别,不论是语言发音、语法还是词汇等前人都有详细的论述,尤其是《国别化:对韩汉语教学法》在具体的解决方法上也给出了全面而独到的建议,这对于不管是留学生还是从事于其他行业的在华韩国人都’有着巨大的意义,唯一遗憾的是很多相关著作都没有在学理上对韩国人学习汉语的对策问题进行探讨。语言是一种工具,如果单纯为了学习语言就变得好无意义,语言的意义确定在于使用,一种语言只有使用了才能从本质上把握这门语言的特征。本文摒弃了从细微之处(平翘舌音的发音方法)的角度来分析韩国学生如何在汉语学习中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而是立足于传播学、文化学、媒介学的角度来分析韩国学生如何更好地和老师配合并不断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汉语知识的方法。归根结底,语言的学习就是要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所以本文最后的方法始终围绕这一点进行论述和分析,并结合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试图为对外汉语教师和韩国学生总结归纳出一些有意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