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非典、校车、桥塌、楼塌、动车等各类公共危机事件不断频发,由此引发了大量相关危机评论。危机评论不仅可以聚焦社会热点,影响大众舆情倾向,给危机管理者和决策者们更全面客观地评估和处理危机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同时还可以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督促危机的有效解决。目前国内外有关新闻评论的研究多集中在经济评论和政治评论;相对而言,关于公共危机评论的文章不是很多。其次,在语言学领域,基于评价理论的研究多倾向于英文语篇的态度研究,关于中文新闻语篇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基于态度资源和被评价对象关系的研究更为薄弱,为了进一步揭示危机新闻评论中态度表达上的特点以及态度与被评价对象之间的语义关系特点,本文将以Martin&White(2005)评价理论的态度子系统和Bloom(2011)的被评价对象为理论基础,并以7·23温州动车事件这一危机类事件的新闻评论为语料,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揭示中文危机评论中态度资源的实现特征,以及态度子系统在不同类型被评价对象中的分布特点。本论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动机、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部分,回顾了评价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三部分为理论基础部分,介绍了Martin&White(2005)评价理论的态度子系统以及Bloom(2011)的被评价对象。第四部分为语料分析部分,揭示了态度子系统在中文危机评论中的实现特征以及它们在不同类型被评价对象中的实现特征。第五部分为结果和讨论部分。第六部分为结论。本研究发现:首先,公共危机评论多利用价值判断资源表达评论者对被评价事件的态度、观点和立场,且消极态度资源的运用明显多于积极态度。2)其次,情感、价值判断和鉴赏资源在不同类型的被评价对象中的分布不同,例如关于“生命和安全”的鉴赏资源明显多于情感资源和判断资源;关于“援救行动”的判断资源多于情感资源和鉴赏资源。最后,被评价对象的性质与态度资源的分布密切相关,在本文所划分的11个被评价对象中,关于“事件调查和处理”的态度评价最多,评论者多运用积极和消极情感、判断和鉴赏资源等多种态度资源表达其态度;关于“调查和事后处理”和“援救行动”的评价多持积极态度;关于“事故发生原因”和“事故带来的影响”的评价多持消极态度。公共危机事件评论中态度意义的实现研究不仅有利于从态度和被评价关系的角度有效建构和解构危机语篇,利于舆情研究,同时可以为管理危机和解决危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