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程伦理学思考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规范工程师职业道德,这种思考有利于约束工程师在已有的工程伦理原则下从事工程实践活动,这种思考方式在促进工程师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增进工程师伦理责任意识,以及唤醒工程师群体自觉自律起到突出贡献。但是,在大工程观视域下,这种思考方式面临许多事端,原有的工程伦理原则能否继续有用、可否持续对有关工程实践活动中遇到伦理难题做出适中的调节,原有的工程伦理规范体系是否延续对工程共同体成员具有促进和影响的作用,使得工程伦理学必然走向大工程观视域下工程伦理学思考。当前我国处于工程大国是毋庸置疑,但并非是工程强国。虽然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维度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工程强国,但从工程创新视角、质量水平与人文情怀这些软性指标就可以看出我国处于迈向工程强国的攻坚克难时期。从总体工程现状上看,当前的工程活动体现出规模大,数量多,周期长的特点。大规模的工程活动促进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也给人类安全健康福祉带来伤害或威胁。从诸多令人发指的工程事故最终调查的原因上看,不仅仅是工程师小团体价值取向难题,更多是工程共同体成员认识上狭隘性。全国“夺命桥”、“蜂窝路”和“烂尾楼”事故频繁发生,警示人们将大工程观视域下的工程伦理原则和规范思考融入到工程实践中已成迫在眉睫的事情。大工程观作为新的工程伦理思考范式,其实质是一种“整体-细化-融合,”工程模式。本文在翻阅国内外大工程观和工程伦理学知名学者相关文献基础上进行综述和梳理,并在理解的过程中进行总结,还特意回顾了我国古代、近代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工程道德问题。大工程观视域下工程伦理原则和规范,首先在大工程观视域下对工程伦理进行省思,其次用大工程观理论丰富和完善工程伦理的原则和对应的规范,最后以某地区(延安新城)为例的工程实践活动进行探讨分析,充实和扩展工程伦理的内涵与外延。试图在大工程观的视域下理性的审视工程伦理学,用大工程观理论丰富和完善工程伦理的原则和对应的规范,对工程伦理原则有统一的认知标准,及在原则的基础上对工程多元主体进行有说服力的规范。力求达到工程实践与伦理道德双重“回归”,并期望工程哲学和工程伦理学界有所创新,尽自己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