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对癫痫患者减停抗癫痫药物后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目的探究并分析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interictal epileptiform discharges,IEDs)对癫痫患者减停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drugs,AEDs)后复发预判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诊治≥2年无发作的癫痫患者100例,根据发作间期长程脑电图记录是否存在癫痫样放电,将其分为IEDs组51例和无IEDs组49例,并按国际抗癫痫联盟2017年推出的癫痫发作实用分类方法分为全面起源(强直-阵挛、肌阵挛、典型失神)发作和局灶起源(意识清楚、伴意识障碍)发作以及≥2种发作类型的癫痫患者。所有患者至少随访1年,通过门诊复诊或电话进行随访。结果100例癫痫患者中,将不同发作类型两两比较,全面起源的肌阵挛发作、局灶起源伴意识障碍的发作和≥2种发作类型的癫痫患者IEDs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但明显高于全面起源的强直-阵挛发作、失神发作和局灶起源意识清楚的发作的癫痫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EDs组癫痫复发37例(72.5%),无IEDs组癫痫复发16例(32.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P=0.022,OR:1.165,95%CI:1.022-1.329)和 IEDs(P=0.042,OR:2.794,95%CI:1.040-7.509)可能是减停AEDs后癫痫复发的危险因素。IEDs指数的最佳界值为55%,即当癫痫患者脑电图的IEDs指数≥55%时,其减停AEDs后癫痫复发的可能性明显高于<55%的癫痫患者。结论IEDs组癫痫复发率明显高于无IEDs组,发作类型、病程以及IEDs是长期无发作的癫痫患者减停AEDs后复发风险的可能预测因素。而IEDs指数的最佳界值为55%,即当癫痫患者脑电图的IEDs指数≥55%时,其减停AEDs后癫痫复发的可能性明显增高。第二部分 癫痫与偏头痛共患病脑电特征研究—间断性θ节律的意义目的探究并分析间断性θ节律在癫痫和偏头痛共患病患者脑电改变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7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诊治的偏头痛和癫痫患者444例,其中偏头痛患者222例,癫痫患者121例,癫痫和偏头痛共患病患者101例。所有患者按就诊年龄分组,<25岁组107例,25~45岁组131例,46~59岁组81例,≥60岁组125例。按国际头痛疾病分类标准第3版分类为无先兆偏头痛组243例和先兆偏头痛组80例。所有患者完善脑电图检查,根据做脑电图过程中是否伴头痛发作分为头痛发作期和发作间期,统计脑电图出现间断性θ节律情况。结果偏头痛发作期患者脑电间断性θ节律出现率明显高于偏头痛发作间期(62.2%vs 43.5%,P=0.008)。癫痫和偏头痛共患病患者偏头痛发作期脑电间断性θ节律出现率亦明显高于偏头痛发作间期(81.3%vs 54.7%,P=0.009)。脑电间断性θ节律出现率在癫痫和偏头痛共患病患者明显高于偏头痛患者(67.3%vs 51.8%,P=0.013)和癫痫患者(67.3%vs 43.8%,P=0.001)。在偏头痛的发作期,癫痫和偏头痛共患病患者间断性θ节律出现率明显高于偏头痛患者(81.3%vs 62.2%,P=0.033)。先兆偏头痛组间断性θ节律出现率明显高于无先兆偏头痛组(78.8%vs 49.4%,P<0.001)。各年龄组间,偏头痛、癫痫、癫痫和偏头痛共患病患者脑电间断性θ节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偏头痛发作期(P<0.001,OR=2.712,95%CI:1.670~4.402)、先兆性偏头痛(P<0.001,OR=4.528,95%CI:2.437~8.415)及癫痫和偏头痛共患病(P=0.003,OR=1.481,95%CI:1.139~1.926,P<0.001)是出现脑电间断性θ节律的影响因素。结论偏头痛发作期、先兆偏头痛及癫痫和偏头痛共患病患者出现间断性θ节律发生率较高,可能与癫痫和偏头痛共患病病理生理机制中的皮质扩布性抑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