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西北地区某个案实地调查,在充分占有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视角来探究和分析市场转型过程中某大型国有企业(“典型单位”)组织中工人阶级意识变迁状况。具体而言,第一:在市场转型过程中大型国有企业(“典型单位”)组织中工人的阶级意识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第二:影响国有企业(“典型单位”)组织工人阶级意识变迁的制度因素是什么? 本研究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在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基本问题,交代了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回顾了国内外前辈学者关于工人阶级意识的基本观点,并归纳了这些经典理论的共同贡献以及存在的不足;第二章梳理了本研究的主要概念、理论工具和具体研究方法;第三章介绍了个案企业的发展历程;第四章分析对比了个案企业计划体制下的工人阶级意识和市场体制下的工人阶级意识的不同,并对两种体制下工人阶级意识的基本特征及表现做了简要的描述和对比性分析;第五章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视角分别分析了计划体制下和市场体制下的分配制度、劳动制度和管理制度对阶级意识变迁的影响;第六章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视角总结了本研究的研究结论,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市场体制下工人的群体认同和意识并非是在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关系中产生的,也不是源于劳动过程之外的权利与利益被削弱与剥夺的过程,而是来源于劳动过程中权利与利益被削弱与剥夺的过程。 第二:计划体制下工人阶级保持了高度的整体性和较低的阶级敌对性,而市场体制下工人阶级整体性变弱、阶级敌对性变强。这包括两层含义:一,计划体制下工人阶级高度的整体性是指由于国家实行平均主义色彩的分配制度,工人阶级内部并没有出现分化,保持了高度完整性和统一性,而较低的阶级敌对性是指工人阶级的利益诉求与国家及企业管理者是一致的;二,市场体制下工人阶级整体性变弱是指企业工资制度等级化使得工人阶级内部出现了分化,工人阶级整体性变弱,而变强的阶级敌对性是指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利益诉求,不再与国家及企业领导者保持高度的一致。 第三:笔者通过大量的访谈资料和文献资料证实:计划体制下的工人阶级并不存在阶级意识,而在市场体制下的工人阶级中则出现了鲜明的阶级意识,在有与没有的情况下,工人均无出现集体行动,从形式上看均选择了服从组织的方式,但在对工人服从动机分析时笔者发现:两种体制下工人对组织服从的出发点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即计划体制下工人阶级对组织是价值理性服从而在市场体制下工人阶级对组织是工具理性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