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己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趋势和潮流,多数国家都在双边或多边多种层次的经济合作中把握契机,寻求发展。东亚地区是目前世界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相对于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其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缓慢,但潜力巨大。东亚已存在“10+3”,“10+1”等形式的合作,它们都是在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形成的。成立于1967年的东盟是目前东亚地区较大的以政治、经济合作为主的区域性组织。中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实力已经具备相当规模,参与某种经济一体化组织以推动对外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也日显迫切和重要。 中国与东盟地理位置邻近,发展经贸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双方长期以来形成的睦邻友好的政治关系,也为发展经贸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贸联系日益加强,双方在资源构成、产业结构和工农业产品等方面各具特色,互补性很强,开展经贸合作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各国领导人举行会议,一致同意今后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CAFT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既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又能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符合该地区各国的共同利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在这个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形成一个拥有最多人口和最大潜力的统一市场,将是发展中国家构建的最大自由贸易区,也将为中国和东盟带来互利双赢的局面。因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对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其今后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本文从国际分工理论、国际相互依赖理论、关税同盟理论以及自由贸易区理论出发,研究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力图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对中国的经贸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结论与对策。 全文共分七章,现将各章主要内容归纳如下:第一章绪论,提出了所选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思路进行归纳综述。第二章着重介绍与论文主题相关的基础理论,介绍了国际分工理论、国际相互依赖理论、关税同盟理论和自由贸易区理论,为全文的展开作了理论铺垫。第三章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的现实基础。第四章和第五章详细研究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对中国贸易、直接投资的影响。第六章在第四章的基础上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作了实证分析。第七章从贸易与投资两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