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我国汽车工业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汽车产量连年增长,已超过美日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但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已转向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汽车行业作为工业中的工业,其工业制造的复杂性、规模的庞大性、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和客户需求的多样性,对整个供应链的要求与日俱增。而我国的汽车物流还处于较落后的阶段,物流成本相对欧美日汽车工业而言还比较高,物流运作完全跟不上汽车业发展速度。在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体系中,入厂物流由于零件的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管理难度大,被认为是供应连里最复杂的连接要素,对确保生产线上的零配件供应可靠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着眼于我国汽车入厂物流问题的研究,首先,对文章中汽车入厂物流的相关概念及构成要素进行界定,再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分析我国汽车入厂物流的基本模式,以及传统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基于Milk-run的双循环集配入厂物流模式,具体分析其适用的前提条件、物流模式、应用特点以及具体流程设计,并针对模式中的三个运行主体分别描述其运行职能;再次,强调双循环集配模式实施的关键要素之一为平准化操作,并在平准化基础上设计出循环取货和循环送货的路径优化模型;最后,通过一个实际算例根据生产需求设计双循环集配入厂物流计划,包括取送货频率、取送货路径、各节点到达离开时间点等,并对算例效果进行分析,得出降低成本,节约资源的结论。可见,将双循环集配汽车入厂物流模式应用到上游供应链零部件供应商和汽车制造企业间的物流运作上,可以减少供应链上整体库存成本,加快反应速度,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