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素以民风骠悍著称,土匪的历史源远流长。近代以来,随着中央统治力的日渐衰弱,山东政局也日趋于动荡,社会黑暗,民不聊生,由此造成匪患猖獗的状况。本文基于现有资料并借助社会学、犯罪心理学、法学等方面知识,对近代山东土匪问题的成因、其与山东各方政治势力的关系以及由此给近代山东社会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土匪行为作为弱势群体对于病态社会的自然反应,其产生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总体来说,军阀混战、吏治腐败、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等是山东匪患猖獗的主导因素,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承、民众性格、社会法制体系等诸多方面也与这一现象的产生联系密切。山东山地较多,鲁西南更是泊泽罗布,这样的地理环境为匪患的滋生提供了隐蔽、藏身之处;《水浒传》中对土匪生活的浪漫描写及其中对于土匪战术的介绍,无意中对匪患的形成起到了精神支撑与战术指导的作用。山东人特有的骠悍性格、雄健的身体特征为土匪势力的形成提供了体力支撑,而酗酒、吸食鸦片等不良嗜好也增加了人们为匪的可能性;不合理的婚姻结构与法制体系,使得匪帮成为逃避社会不公的理想归宿,充足的武器来源使得山东匪帮战斗力极强且不易剿灭。 在政局变幻莫测的近代山东,各国势力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对土匪采取了抚不同的策略:传教士以其乐善好施的外表及特有的庇护功能赢得了土匪的好感,而他们也顺利将土匪变为其扩大自身的影响的媒介。列强政府则频频以洋票事件为借口,声称中国无力保护外人安全,妄图挑起国际争端,干涉中国内政。日本是山东土匪的强力后盾,在武器、人员等方面为其提供了全面的帮助,并利用土匪制造混乱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侵华战争期间,土匪武装成为日本人的先锋部队以及伪军的重要兵源。 民国政府对土匪问题也态度不一:张树元、郑士琦、韩复榘在位期间对土匪大力进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田中玉则因临城劫车案件成为北洋政府媚外的政治牺牲品,被迫下台。土匪出身的张宗昌在位期间横征暴敛,造成民不聊生、大批为匪的局面,而张则因忙于军阀混战而无力剿匪,其统治期间匪患日益猖獗。 共产党人根据不同时期革命形势的发展需要,对土匪武装也采取了不同的策